第一次开展不是“老师”的阅读活动,更感谢自己的学生们给我的勇气!
前几日南山全科阅读推广群里在招募 “幸福相伴 亲子共读”寒假课堂的项目志愿者,刚好有时间所以就报名了。这个项目是南山区“喜迎二十大 福虎开新局”党群服务中心春节系列活动之一,刚好自己广东省阅读推广人考核过了,年前少儿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又因为疫情转线上了,刚好给自己一次线下实践的机会。填写社区的时候,把家附近的三个社区都填报了,恰如我的直觉被分配至龙光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就联系上了我,跟我对接阅读活动项目及一些细节。虽然绘本阅读活动自己开展过很多次,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后来才慢慢过渡到同年级的班级,在过渡到不同年级的班级。因为每次都是在学校内,这些孩子都知道我是老师,同时班主任一般都会到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翻车太严重、进行不下去、或者场面太失控……
临近春节,很多孩子返乡过年,所以我们招募的年龄跨度为6-10岁,大致想着就是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孩子。结果很出乎我的意料,有些三岁的幼儿园小班孩子,还有五六年级的孩子,同时到来的还有这15个孩子的家长。怎么样才能不让到场的每一个孩子能够融入到阅读活动中来呢?我只能尽量投入自己。所以一个小时的阅读活动开展下来,我已经一身汗,整个人都湿透了。所幸整场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积极参与,家长们也很满意。如何面对陌生且混龄的孩子,开展阅读活动呢?
一、要对绘本、对故事有信心。
选择好的绘本,其图文构成的故事及情境能够吸引孩子。本次我选择了两本贴近儿童生活的绘本《你不能欺负我》和《打灯笼》。《你不能欺负我》这本绘本是纽伯瑞奖、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获奖作家力作。故事情节源于儿童生活,特别是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文字多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有助于孩子在面对“小摩擦”的时候,更好地去表达自我,沟通及思考,培养儿童独自解决矛盾的能力。在绘画风格上,这本绘本采用了黄、棕色为主,有一种老照片的怀旧感。同时把凯文这个人物放大,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生活场景简化处理,在阅读是时候更有情节感与代入感。让成长中的“小摩擦”成为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机会。故事中的凯文被其小朋友“欺负”了,但是在爸爸智慧的引导下一步步学会“反击”,最终巧妙化解孩子间的小冲突。凯文多了一个可以玩耍的好朋友。同时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让父母在孩子被欺负的时候,能够用更智慧的方式来处理。
《打灯笼》是一本充满浓浓年味的绘本,作为中国原创绘本,细致描写了传统习俗,图文都有浓浓的中国风,让我们跟着故事里的主人公招娣一起在打灯笼的过程中感受年味的变化。这本绘本的画面非常美,无论是烟花的颜色、灯笼的颜色还是孩子们穿着都是五彩缤纷的。在冰天雪地里,招娣和小伙伴打灯笼的快乐伴着浓浓的年味洋溢纸端。灯笼也特别有意思,有莲花灯笼、火罐灯笼,还有牛粪灯笼,除了打着灯笼走村串巷以外,还有灯笼蜡烛熄灭后,小伙伴围在一起重新点燃的温馨及男孩子们过来撞灯笼等情节,让我们的心跟着招娣一起心情起起伏伏。绘本带着我们走进年味,雪中的村庄、打灯笼的孩子们、年味中流动的走亲访友及舅舅送灯笼、最后然灯笼的祝福,都成为了我们对新年最好的祝福。
二、设置游戏,自然破冰。
孩子们陆续进入到我们的共读空间,难免有些拘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继续是侧身朝向陪伴的家长。所以我们就开始了一个游戏环节《大圈小圈》,这个游戏刚好适用的年龄段比较广,而且再孩子们抱圈的时候,人数不够我就主动去凑,没有淘汰只有欢乐,所以一大半的孩子加入到游戏中来,除了主动举手的,我也迅速扫描了一下邀请了一些想参加但是不好意思的,对于邀请呈现拒绝状态的孩子不强求,毕竟每个人需要适应环境的时间不同,而且我期待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律慢慢走进。这些孩子观看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也能够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当气氛调动起来了,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时候我们的故事开始了,孩子带着期待进入到绘本故事中。适合的游戏设计能够自然破冰,所以我们在阅读活动中设置两三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有期待,也能够让孩子身体动起来,情感也动起来。第二个游戏是在绘本故事讲完后的迁移游戏《抢椅子》。这一次的游戏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角色,他每一次都会违反规则抢椅子,抢完椅子后还会像书中的“萨米”一样用语言警告别人。孩子们在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的方法就可以迁移,用来处理当小朋友发生矛盾,当欺负发生的时候该怎么样来沟通交流。稍微有些遗憾的就是,本次的这个特殊任务执行的孩子都挺客气了,放不了狠话。
三、留意细微,建立关联。
这次的分享的时间有限,所以就没有准备拓展的小手工,但是我也提前给孩子们准备好了小礼物——奥利奥饼干。小礼物的出现,可以在场面稍微失控的时候成为正向引导的奖励,也可以在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成为嘉奖。发礼物的过程,也让我能够有时间跟一个个孩子有简短对话的时间,更有建立关联及良好互动的机会。
我准备了足够的份数,确保到场的孩子都能够得到一份,同时多余了一份,刚好奖励给其中一个小朋友。在交流中我知道他是日常在老家学习生活,是到深圳来跟父母团聚过年的。这个孩子年龄偏大,一开始坐得远远的,后来非常积极得回答问题与我互动。最后我表达了对他父母的敬意,感谢他的爸爸妈妈建设美好深圳,也表达了深圳对他的欢迎,期待下次还能够再见。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活动期间,制造各种机会跟孩子们有互动,比如握手、击掌……还有一个小姑娘戴着小老虎的头饰,开始坐在后面,侧身朝向家长,也不看我。后来她非常投入绘本,也积极参加游戏,最后坐在了第一排,非常期待地看着我。我介绍了她的小虎帽子,后来建立交流后还借用了她的小帽子,她在离开的时候还跟我热情拥抱了。还有一个男孩,戴着蜘蛛侠的帽子来的,一开始很不高兴地坐着,刚好他的帽子上蜘蛛侠的图案与我们的第一本绘本里“凯文”衣服上的图案吻合,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与他建立了关联。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学生,因为是他们不仅给了我日常教学的勇气,还给我了面对陌生且跨年龄组的阅读活动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