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深圳晴
今天和老师们做了深入的沟通,对于哥哥的成绩,每个老师都给了中肯的建议,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也做了针对性的总结,真的很感恩孩子能遇上这么用心的老师。
孩子明天要军训了,有点兴奋,有点不舍。
说的最多的就是:爸,我五天见不你,你会想我不?
他爸:当然想啦
他:那我带手机去吧,想了就拔个视频看看
他爸:那我还是不想吧!
我今天坐在电脑旁快一小时了,他在碎碎念,我也无心写日记,说:我今天真的没话写了,你闲得不睡来帮我写一篇吧?
他:你写一篇对我的告别词吧
我:你写吧,你有灵感!
他:你可以的,过几天你又可以写一篇欢迎词,这样就有两篇了。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尊重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王阳明
生活中,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免不了起一些冲突或摩擦,当我们劝诫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尽量少点指责和埋怨,多点赞扬和鼓励,朋友之间才能相处得更加和谐。
若直截了当地给朋友指出错误,那么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还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情谊。原本是好意却导致两败俱伤,何苦呢?
《孔子家书》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准备外出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但他们没带雨具,路过子夏家门口时,子路提出向子夏借把伞。
但被孔子拦住了,他对子路说:“我很了解子夏,他比较惜财,一般不轻易借给别人东西。”
子路反问道:“我都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大家,难道子夏连区区一把伞都不肯借吗?”
孔子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不能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彼此之间的情谊才能更长久。”
原本能够从弟子家顺道借上雨具,但孔子了解子夏,若是不借,别人会认为子夏目无尊长;但若是借了,他又会很心疼。
孔子没有因为子夏吝啬而指责他,相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尊重子夏的意愿,并宽容理解他。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明白但不要当面说出来,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偶尔糊涂一点,未必不是一种福气。
丫头摘抄并强调让我写在日记里:孩子成长需要家长陪伴和保护,家长和孩子需要多沟通,多理解。不要关注结果,要追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