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儿富养女,近年很多新手爸妈奉行这样的“古训”。因为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
并且大多数家长都自认为明白其中深意:这当然不只是指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你听听:
“富养”不仅仅指生活中物质的富足,比如定期旅游,开开眼界;买限量版的高端的玩具;接受各项培训和教育,才艺双馨。不为娇生惯养,而是让她自信自立,成长为一个“有见识”,“不会被钱骗走”的女孩。
“穷养”则常常被主张在男孩子身上,从小被教育“钱是工作赚来的。”恨不得在他背脊刻上:坚强勇敢、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勤俭持家、奋发图强这些发光的优良品质。
而现实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一个见过世面、不怯生不贪小利的女孩子,和一个意志坚强,相当有分寸有自控力的小男孩。
一个出门要打的,一个坚持坐公交车;一个要轻装要机场再买伴手礼,一个选择在酒店附近带回特产。
小丫头嫌小男孩吝啬,小男孩自然觉得女孩子矫情。
这样的教育观无非是女方“投资教育”,男方“挫折教育”。
向来尘世艰难,花儿长成少年,难免风雨洗礼。
无论男女,家长都要花点心思“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