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书山花开
昨天上周一的课,课后进行了开学后的第一次备课活动。
大家对于《三峡》的字词解释有不同的意见,比如像“虽乘奔御风,不以疾”的“以”,就有数种看法,如“认为”“及”“如”等等,莫衷一是。
其实这个问题争论已久,似乎迄今尚无明确的结论。
今天,我翻出书柜里各个版本的教材,找到该课,看到迥乎不同的注释,令人惊讶。
1.湖北版八下语文第22课第178页:以,当作“似”。
2.北师大版八下语文第8课第128页和苏教版七上语文第15课第131页:不以,不如。
3.长春版七下语文第16课第88页:以,如此,这么。
何以有如此的不同,显然是受不同注释本影响,网上一找就可以发现类似的解释。
1.《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试用课本》:以,以为;以,这么。是标准的“骑墙派”,模棱两可,无可无不可。
2.湖南师范大学编著《大学语文》、陈庆元编《水经注选》:以,以为。
3.《职工初中补课教材语文 》、冯乃康主编《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黄肃秋李知文选注《历代散文选》、裴晋南李漱卿编著《汉魏六朝文译释》、曲树程等编著《评注译析古文百篇 》:不以,不如,不似。
至于“以”何以会成为“似”,《职工初中补课教材语文》指出是清代赵一清刊误所致。
找赵一清的校刊的《水经注》,“以”赫然变成了“似”。
这是版本问题。除了作“似”的,还有作“加”的,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即如此说。
那么,“以”到底作何解释呢?
1.解释为“认为”,显然是不通的。因为一翻译,该句就成这样了: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不认为快。“认为”是心理动词,那么,主体是谁呢,是风和马吗?到底谁不认为谁不快呢?
2.解释为“如”或“似”,其实是一样的。因为里面其实有一个比较在,如果按说明文解读,这就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即便是骑着快马或者驾驭长风,都比不上船行驶得快。况且,“以”解释作“似”还有一个版本依据,即赵一清《水经注释》的依据。有此依据,如此解释,疑惑就涣然冰释了。
解释成“及”,和“如”“似”一样,意思仍旧相同。“不及”,“赶不上”,和“不如”,“比不上”,仅仅是用词不同而已。
自然,《三峡》糟心的远非一个“以”字。
如素湍,原来的解释是很清楚的:白色的急流。现在改了: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网上一查,发现有此意思的,不独而今的课本,杨安邦,徐国华主编《大学语文》就作如此解释(素湍:雪白浪花翻滚的急流)。
更有意思的,汉典也是这么解释的:
甚至于国学大师软件,点击这个词,一出来也是这个意思。
自己仿佛就像桃源中人一样,只记得“往来种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 ”了。
为什么要将“白色的急流”改成“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呢?
备课时,陈老师说:因为长江水不是白色的,只有浪花是白色的,那个急流是涌动着白色浪花的急流,而急流本身的颜色并非如此。
自然,听上去很合理。
可另一个问题产生了,因为:原本“雪白的急流”和接下去一句“绿色的潭水”是对应的,看上去很工整,而今一改,味道全变。
更要命的是,常识性的问题又来了:回旋的清波,如何能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呢?
如果将句子来个交错,或许就没有这样的疑惑了,也就是说,合理的顺序应该是: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知网就有持此观点的论文:
把这两句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的交错形式,意思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就不存在前后矛盾这个问题了。这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不是並列的四组名词语作分句,而是个动词谓语句。“素湍“绿潭”,是偏正词组,分别作这两句主语;“回清”、“倒影”,则是动宾词组,分别作这两句的谓语。后者说明前者,又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联系极其紧密,不容分割並列。素湍的清波,绿潭的倒影,一动一静,交相辉映,色彩互异,用语极其凝炼贴切,惟妙惟肖,显得更为秀丽动人,突出了春冬时节,水退潭清,峡中水上的景物特色。
(夏麟勋:《三峡》疑难句义试析,见《宁夏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