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
“一个人若是能开始感知到对自己无奈,意识到“我怎么就不能帮到对方”、“我应该怎样帮到对方”,那么他已经开始了自知,便能开始自省。开始自省的人才能明白,但凡是问题,就一定可以找到办法解决,而这时一种积极的信念。接下来就是从自己出发,从对象出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基于对人的思考以及对事物发展背后规律的思考,最终找到解决办法”。
读后思考:
很多时候,遇到问题、困难,有的人可能会埋怨环境,埋怨别人,这是一种“向外归因”;有的人可能会悔不当初,自责自弃,这是一种消极的“向内归因”。这两种时候都是没有主动去解决问题,最后都过不去自己这一关。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许从自己当下的位置出发,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看到身边人的优势并学习,努力使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并使优势更加突出,从而有能力并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魄力,这是自省的第一步,让自己“心安理得”,舒服一些。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又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大环境下,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你见解一致,愿意与你共同面对。
身边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或是相同的观点,或是不同的声音。我们既要凭心出发,又要冷静自持,有自己的判断,做一个自我意识正向觉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