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下看上级讲解,会觉得他讲的非常好,角度多元,视角高远,找不到丁点的错误。自己在台下思绪翻飞,这是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你有没有遇到上面提到的情景呢?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你是否想过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别告诉我这是天赋,我可不信。当我们知道了他们运用的方式后,会知道我们也可以做到。
这里介绍一下checklist即检查清单。
有时我们完成了一项任务,信誓旦旦的保证绝没有问题,可在演示中发现还是出现了让人不爽的错误,使得展示不那么如意。我们在心里想着当初要是能检查再检查该多好,即使自己很有信心。
有时我们做完了项目,却在交付过程中发现缺项漏项了,要命的是现在补充完成的代价有点大,但又不得不去补充。这时有没有后悔自己没有去检查。
这样的情况不一而足。
在现在的复杂工作中,想一次性做好一件事情是很难的。我们的大脑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有限,想短时间全面的了解一件事,即使是老法师也会出错,更别提下面的人了。我们能做的是框架正确,大体方向正确。想要方方面面的周全,需要设立一件事情的checklist。用checklist来保证细节的正确。
想一想第一次做出来的成品总是会被各种嫌弃、挑刺。这样的反馈拿过来之后,我们马上修改,并建立相应的checklist。下一次遇到相同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了,保证项目的结果正确。每一次的项目反馈,都建立对应的checklist,久而久之,我们会收集到一批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过程中,这可能包括了原则性的问题,中等程度的问题以及小细节问题。每次对着checklist操作,我们的错误会降的极低。
回到开头的情景,当我们把潜在的错误全部消除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很高的阶段。这时再辅助以高阶知识,并将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后,我们上台演讲不会比他差,都在同一水平层次上,只要你不犯错。而这需要平时的大量积累,建立自己的chec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