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4日
起床:早上七点多起床,但是精神很不好,想来应该是昨天晚上熬夜的缘故,虽然不是熬夜过凌晨点,但是年岁增长就感觉身体愈来愈需要睡眠的辅助,如果不在十点多睡觉前就感觉第二天起床异常混沌,醒是醒过来的但是,脑子很痛苦,想继续睡觉,没有轻松的感觉。
天气:天气很好,阳光普照,温度适宜19度左右,暖暖的太阳把水汽蒸发,空气中又不过分干燥,带着些许湿暖气流在肺腑里穿梭,划过肌肤的表面,脸被太阳晒的热热的,沐浴阳光下的感觉,舒适的风吹起鬓角的发丝,穿过裤腿,爬上肌肤,只觉得身心被孕育着,像在母亲的子宫里。但是这样美好的时刻仅仅停留在中午十点到十二点左右,过了以后,太阳逐渐被乌云盖住,或者被楼层挡住,阳台接受不到太阳,回到房间里,感觉到的是“布衾多年冷似铁”的寒,与刚才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心情: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心情,淡淡的就很舒适,不大喜,不大悲。只是享受当下,就很好。
学习·信息·阅读
今天学到的知识是:家人是复杂矛盾的多面体,其实前缀不必加上家,但是因为我看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所以更能感觉到家人的多面体,爱人的被爱的,清醒的混沌的,暴力的,冷暴力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的复杂性能帮助其摆脱动物性吗。有话语权的父亲也偶尔有摆脱动物性的复杂温柔和看似违背其初心的选择即让某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吧,但是实则并不是为了更好的接受教育,而是为了对抗他所敌对的世界。清醒的母亲在周围思想的灌输下成为了这样的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但是真的清醒吗,后期的表现和前期的她自己形成了鲜明对比。明明她也很麻木甚至厌恶,大声向塔拉父亲反抗,随意地应和父亲的宣教,但是她还是在最后对抗觉醒的儿女们。这是为什么?还是因为母亲仍然需要被爱和支持吗,她很会挣钱,也有足够实力,但是依然需要所谓的丈夫的认可,所以她选择了迁就父亲的思想,麻痹甚至成为这其中的信徒。塔拉的离开在她那里成为了背叛。号称爱妹妹的施暴哥哥,施暴是证明地位和控制能力的本能。在妹妹处于贫困之中,像一个好哥哥,但是一旦妹妹成长,不是使用侮辱性词汇来羞辱妹妹,就是肆意玩弄妹妹的自尊,在对妹妹造成实际伤害之后又渴望通过原谅来宽恕自己,事实上,伤害一直都在。妹妹企图一直在用记忆麻痹自己,这让我想到了煤气灯效应,到底发生过的一切是否真实,明明她是亲历者,却在父母的哄骗中开始怀疑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所认为的哥哥的恶行是否是自己的误解。
但是塔拉很勇敢,她勇敢在于敢于向外界寻求帮助,怀疑自己的记忆时与泰勒对话,与奥黛丽对话,多方验证下,她选择了相信自己。她受原生家庭影响心理遭受煎熬时,她选择了勇敢面对自己,接受心理咨询辅导。辅导时本身看起来没有,但是还是有效果的,她这么写道。
塔拉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自己的家庭,她渴望爱与支持,前行需要有人继续支持,哪怕她已经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是因为不被支持和继续爱着,所以她活在痛苦的两极中,一面是自己的妥协一面是自己的挣脱。爱也会成为人的束缚吗?塔拉可以继续前行,向着更好地地方发展的,但是她犹豫着,因为不被爱与支持。故事最后,塔拉找到了新的支持,她的姨妈和她的哥哥泰勒等等。人真的需要那么多爱与支持才能继续向前吗,一块落脚的地方,需要大概是很需要的。但是不健康的落脚点,随时松动面临着降落受伤的风险,却还是义无反顾地降落了,只因为熟悉感。这么做是对的吗?不。
健康·饮食·锻炼
眼睛酸涩,上网查了一下,眼保健操很有必要,保持看一会远眺的习惯,按摩眼部穴位,泡了枸杞,决定晚上要早点睡,早睡才能明目。
瑜伽也在坚持,饮食清淡合理。总体很舒适。
最美好的三件事
1.我还活着,能大口吸收新鲜空气
2.我可以看书,接受书籍陶冶
3.人际关系不淡不远,心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