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聆听,但是写了一半词穷了,就又写了一部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演说家,真是服了自己了。
《学会聆听》这个题目记得初中高中的时候都写过这个题目,同样的题目却是不同的感受。
由于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有一定的欠缺,从小就不太善于言辞,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听别人讲。
当初上学那会觉得学会聆听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宝,仿若是圣人自带的BUG一般,反正就是觉得挺起来很牛逼的道理,那时候的作文也都是聆听是一门学问,聆听是一门艺术,学会聆听我们就能...
到了毕了业一直闯荡职场多少年,对于聆听也是有特别深的感受。聆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在于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处境,这个我自我感觉一直做得还不错,因为自己的语言短板,所以一般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比较沉闷,如果对方比较健谈的话,短时间内我倒是很乐意不用去思考组织语言。加上我本身就比较感性,所以对方说的东西只要是不离谱、不变态,大部分还是能给予一定的共鸣,无论是客户交谈或者是同事谈话,又或者是朋友聊天,我觉得我都很乐意听听你们的故事,如果不能做到共情,我觉得认真的听别人讲话起码是一种尊重。
当然上帝是公平的,对于不太爱说话的人,上帝赋予了他们一些其他的优势。曾经看过有这么一项研究,一个人在快速表达和交流的时候,思考和分析能力都会相对于安静的时候大大降低,因为大部分精力都需要组织语言。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不超过10人的酒局,我可以时刻关注到卢比的水如果再不喝就得换一杯热的了,安娜更喜欢吃菠菜而不喜欢吃海鲜,杰克看了两次手表应该今天有别的安排吧。所以作为聆听者,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去思考和分析所处的环境和隐藏的剧情。
当然做一位优秀的聆听者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就有那么几种交谈者让你很难做到共情。
第一种是自嗨型的,超级演说家,有一些非常健谈的人,健谈到你筋疲力尽、健谈到你怀疑人生,与他们的聊天都得以小时为单位,不管你是看手表也好,你是打哈欠也罢,哪怕你装作睡着了,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聊天欲望。
第二种是封闭型的,有些人可能话也不是特别的多,但是你只要跟他聊天,他们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无论你是聊你感兴趣的话题,还是他感兴趣的话题,看法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你说戴安娜长得真漂亮,他说不是戴安娜真丑,你说戴安娜长得真丑,他说不是,戴安娜真漂亮,反正就是你的思路永远不会跟他的一致。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就是,你说戴安娜真漂亮,他跟你说今天天气还不错。
第三种是吹牛逼型的,天下老子我第一,说话三句也离不开自己多么多么的牛逼,你说我明天去买菜开法拉利去好还是开兰博基尼呢?哎呀你不知道我干爹给我买的2000万的别墅连个游泳池都没有!老子当年还手握盘龙棍脚踏风火轮呢。你再牛逼跟人家有啥关系,或许给别人的感受更多的是嫉妒和恨,除了挚爱的人们,有几个人会对于你的成功和成长真心高兴呢?
能说会说是一种优点,是一种无比至尚的武器,火影忍者里面鸣人嘴遁和三国的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都被列为了致命杀招,但是说话的时候要学会去感受别人的感受和心情,尽量挑选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足球不行就换篮球,如果篮球不行就该换赛车,当然对方感兴趣也不要一直喋喋不休,如果对方连续看表或者是打哈欠,可以询问一下是不是改天再聊,最后如果是吹牛逼的话尽量还是少来为好。
这么想来,超哥把自己嘴笨硬说成了一门艺术是不是也让你们脑洞大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