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离职,并不想多去讨论职业规划或行业前景,不管怎么说都是个优秀的公司,处在爆发的领域;
更多的,想借此机会收拾下过去大半年的所思所想;
短暂退出忙碌的状态是重要的,亦需要这一次复位一切的机会;
过去大半年人变得焦躁,总试图证明什么,开始过分关注事情的正负影响,以及可能引去的最终结果;
对事物急于做出评价和预判,超出了体会事情本身;
而另一方面,又在不停的解决问题和陷入新问题,越想跳脱出这种状态,越慢不下心处理好手头每一件事;
对于越来越高水平的焦虑,开始隔绝掉自己的情绪,但明知这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终于给自己挖的坑越来越多,有关工作,也有关生活;
每次骑车,人和物不停穿梭,也会明白自己不必局限在许多事中,多年后再看不过是笑话;
穿行超市时,又看见许多漫无目的的眼神好似任由人的本能在无意识的生存着,不想那样,想看清自己每一阶段的处境;
各式互相矛盾的思想在自己脑海中演化,有所悟,有所惑;
一点点明白世间鲜有跨越时间因果而绝对正确的道理,只有自己尝试践行并得以不断巩固的个人哲学;
认知偏见与边界
-
赢家通吃,弱者无理
A在电梯上不停做俯卧撑,B在电梯上用头撞着门,C默默按了按钮去顶层;
到了顶层,镁光灯下的A说自己很努力,B说自己甚至流了血,C并不愿分享他的经验;
坚持不懈还是顽固不化,灵活变通还是缺乏主见,思考周全还是顾虑太多,分寸有度还是不知火候;
这些用词的阴阳褒贬,无不是以一个既定的结果来反向定义;
努力可能为的是掩盖内心思虑的不足,思考也会成为不愿行动的借口;
认识到这一点时,开始怀疑许多坚持的事情究竟是好是坏;
时间无法被跨越,也无从完全控制住生活中的其他变量来作对比,想参透一件事对最终成果的意义真的很难;
少数并不意味着正确,而催人践行主流价值观下优秀特质的用意又何在?
抛去那些美德与品质,能看到更多人们明知却不愿听到的词语,机遇,时间,资本,不过是怎样怎样,但你不行;
各种观念逐渐重构之后,方明白没有真正的道理,只有自己相信的选择和要走的路;
-
我比自己想象的更狭隘
Wherever you run into it, prejudice always obscures the truth.
大脑会自动过滤反对的声音,找到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
我们所谓的理智,可能不过是为潜意识寻找论据的仆人;
早在一枚硬币被抛起之前,我们心中早已有了既定的选择;
在试图客观的去分析事件本身时,偏见已提前带偏了意识,戴上了滤镜;
这些偏见来自未经逻辑推演得出的经验性认知,带有情绪的观察,以及错误的线性归因方式;
抽离情绪,尽可能多的收集事实,将事件在自己脑中由因及果的完整推演,比单一的从别人口中听取结论和判断更靠谱;
商业逻辑一定先行于反馈数据,病理一定先行于症状,反向归因,则容易忽略看不见的重要因果关系;
-
边界早在看不见的地方做了限制
关于新闻:引导舆论无需扭曲事实,只需选择性的披露事实。
可以选择微信,可以选择电话,这是拿起手机后已被确定的选项,被习惯所绑票,我们不会再思考本可以跳出来选择书信;
当我们被动给到了两个选项,几乎不会去思考为何自己不能做出第三种选择;
人们喜欢带有情绪的故事,简单易懂,而且听众会被撰写者引导,代入进去自动填上自己幻想的那部分;
每一个无意识的选择都可能为自己套上了枷锁,看新闻时用单一的语言,信息的渠道仅限于朋友圈,将已知的经验套用未知,却不收取反馈,或掩耳盗铃的蒙蔽现实;
不出去走走,极易以为这便是全世界;
双向思考
对于偏见:尽可能完整的复盘事实,是自己尽力消除主客观偏见的方式;
对于边界:意识到边界的概念和存在,从起点 + 边界两方双向互向思考,达到汇合点便串通了整个逻辑,这样的方式能尽可能多的消除边界带来的影响,因为从一开始边界的限制就已被考虑,不会等到事情进行到一半时才发现或意识到障碍;
-
向死而生的体会生活本身
将自己的每天当做生命最后一天,Carpe Diem, 抓住当下;
-
明确自己的最终目标,调整步伐进退
为了使得产品某个主打的功能得以突出,我要有意识的在其他部分做减法;
为了早日实现财富自由过懒日子,我需要尽可能先不偷懒增加被动收入;
为了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理想职业,我需要放弃现有的主流价值观认为更好的职业;
-
明确生活的最终形态,在每个选择路口为之做出倾向性选择
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在生活每个选择的岔道口上,会更明确自己要走哪条道;
那么在下一个岔道口,才会有更靠近终点的选项,一次再一次的选择,会越来越靠近直至达到终点;
确实是一句鸡汤味的废话,但我和我所问过的人中,明确了解自己想要的,不是件易事;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ere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未解决的冲突
如果这样写下去,最终可能会成一篇好为人师的“你要如何如何才能怎样怎样”的说教文;
但现实是,我在践行这些自己相信的道理,还没有到达一种理想的状态,无权站在半山腰上摆出胜利者的姿态;
这些处事哲学一定也伴着副作用,比方努力去找到一个既定的最终目标时,会影响体会每一个当下;
在这过程中,我一点点失去信心,至今未见理想的人生状态可供参照,也逐渐确信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太过苛刻难以存在于现实;
痛苦让人清醒,理想世界自己造,在这过程中,视野和焦点在变,或许能在工作和事业之外见到可向之学习的目标;
-
财富和欲望
无需掩饰,财富是我追求之一,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要有意克制自己的欲望,也是在过去半年;
当财富增长,会看到越来越多更有财富的人,而这种差距,会随层级升高而越发明显;
把最终目标设定于外界,会一点点拿出更重要的东西去换,健康,家庭,身心自由,短暂退世并慢下来的勇气;
本该好好专心过年,第二天看到朋友圈一样内容的刷屏,是自己并不认可的生活态度;
舆论大肆聚焦的年轻创业者,很难想象他们付出了哪些,功成之后又有哪些东西被持续绑架;
无论大价值观还是舆论风潮,都在标榜商业和财富上的成功,少有更多元的价值评判标准;
但反过来审视自己,批判别人显得自己有道理的嘴炮总是最容易的;
对这些身外之物的追求,占有与克制,标准如何界定;
-
态度与能力
关于态度比能力更重要的结论,我在遇到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之后有所转变;
才发觉自己也不止一次给别人造成了这样的麻烦,有心而无力解决,却占用了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交朋友无所谓利益交换或价值达成,但真正为了解决问题,有心助人不等同于有力助人,自知者会让出时间成本,仅凭一片好心则浪费了本可以找到更有能力者的时间和机会;
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尤其重要,但了解自己,真是一件难事;
很多时候,我们也无法越过这道互相了解所限的坎,去了解双方所及范围内是否有更有能力的朋友或同事;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过来人与长辈在给出人生经验时,许多已经不再能套用现世的道理;
-
难的是遇见理解
活着是个随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每个个体的经历,选择接纳并内化的信息会越发不同;
巧的是,我们也正处于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得信息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伴着偏见,人们能越发肯定自己所坚持的信仰,这必然导致着人与人之间鸿沟越发明显;
后喻时代,对于指数性发展的科学技术,无论老少,都是技术时代的移民,老一辈受曾经依赖并受益的生存哲学所影响,反而更难抛起原有经验,接受新的认知;
一边要捍卫自己的长者地位,一边又发现自己的认知与现实世界不停产生错位;
对于家族传统,我们不再受生存所限,真正意义上摆脱果腹的问题开始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实现,踏入移民潮力求寻得最适合的位置;
对于职场规则,何谓坚持和机遇,不同组织集体的形态、价值观、主营内容、盈利模式越发多样,我们不再需要强迫改造自己去适应环境,而是通过变换和尝试去寻得最适宜自己演化的土壤,甚至自己创造;
过去存在着若干长者,凭借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渐积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但今天却不再如此。不仅父辈们已不再是人生的向导,而且根本不再存在向导,无论是在自己的祖国还是在整个世界,人们都无法找到指引人生的导师。没有任何一位长者能够知晓这20年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有何了解。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曾经目睹新能源形式的变化、通讯手段的更替、人性定义的反复,能够敏悟宇宙开发的限制,有限世界的确定性,以及生与死的不可背逆;没有任何一代能够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变革。—— 玛格丽特·米德 《文化与承诺》
这些话源于一位人类学家于上世纪70年代出版,讨论代沟问题的著作,而今天距离那个年代已发生了更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技术在发展的越来越快,许多职业在未来二十年内甚至会被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时代与时代之间的间隔只会越来越大,与我们间隔二十多年的长辈不理解我们,正如我们不理解与我们间隔十多年的晚辈,这个时间间隔,还会愈发缩短;
对于越来越快的技术,我们都是移民,在开放的信息海洋中,没有谁的生存哲学绝对正确;
码字的意义之一,每隔一段时间的心智演化,再回去审视自己过去所持有的理念;
而如果能有人持有着相同的生存哲学,从客观角度得以互相审视和批判,这机遇可遇不可求;
我们内心的冲突
个人许多赖以信仰的生存哲学,其本身是简单直接的,以解决问题为思维导向;
但习惯了解决问题的状态,人容易被物化,难以感受问题本身,并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
我们有理工学科解决自然法则下的客观定理式问题,也有文哲学科解决人为规则下的社会行为性问题;
但论及了解自身,我们所了解的并不多;
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时代的心理病症——神经官能症,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存哲学和由之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我们并不了解自身,当理想的自我形象与真实的自我形象产生巨大差异时,各式心理痛苦随之产生;
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
关于剥离情绪以达客观,与人保持距离以减少影响,但同时又会异常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自我形象;
病人不惜费尽心机去解决冲突,或者确切的说,去否认它们的存在并制造一种和谐的假象。最初的试图是掩盖一部分冲突,让其对立面占上风。第二个试图是回避他人。孤独是基本冲突的一个部分,即一种最初对待他人的矛盾态度,同时也代表一种解决矛盾的试图,因为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维持一种情感上的距离便好像使冲突不能发生作用。第三个试图与上面两个很不相同。患者不是回避他人,而是回避自己,他的整个实际的自我对他反而显得不真实,于是他心中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来取代真实形象,在这个人为的自我中,冲突的各部分改头换面,不再像是冲突,倒像是一个丰富的人格的不同的方面。
不只一次谈及机会成本和人生的可能性,过分关注事件可能带来的投入和长期影响;
一种更不可见的维持自力更生的的方式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需要。更要好地理解这方面的各种动机,我们只需记住这一点:病人隐藏着的原则是,决不对任何人或事表示亲近,以防那个人或那件事变得不可缺少,否则,他的自我孤立原则就会受到侵犯。
力图找到能完美发挥自我价值的平台,抗拒单一技能导致被物化的感觉,同时也是觉察到自己浮躁的缘由:
自我孤立者对优越地位的要求,有某些特定的性质。由于他畏惧竞争所以他实际上并不想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超群出众。相反地他感到自己高贵的品质别人应该一看便知,而勿需自己费尽心机;他潜在的优点别人应该感受到,而不必有意表现。他的优越感的另一表现方式是他自认为的独一无二感,这直接产生于他对与众不同的渴求之中。
跨越时间看自己码的字,所认可的价值体系多变无章,仍有许多互相矛盾,尚未理清的道理在自己脑海中演化;
自我孤立者的价值观也与那两种类型的人形成对照:那两种类型的价值观是清楚的,界定分明的;而他的价值观却充满矛盾,对他奉为自由独立的东西,他是一直估价甚高的;但除此以外,他也许会在分析过程中的某个时候对善良、同情、慷慨、自我牺牲等品质表现出极端的赞赏;而在另一个时候则又马上推崇丛林哲学,信仰弱肉强食,自私自利的生活准则,但他总是尽量用某种合理化作用来否认自己那些倾向的冲突本质。
以上摘自卡伦·霍尼《我们内心的冲突》
结尾
大半年的所思所想,源于对自身性格矛盾之根源的无知,广泛存在于工作中的冲突,对生活中自己与他人的观察,也有少量文学作品;
和这一轮精神折磨相较之下,离职反而显得不再是一件大事,不过恰好是这个公司,恰好是这些人和事,重要的是如何抽离出每天忙活的一亩三分地,在适度的基础上正儿八经想想事;
我将思考认为是很崇高的事,直到为了思考而思考,而导致不由自主、强迫性质的思考;
然而,有些人只凭自我认识和观察、判断,便把普通人常有的自我感觉或观念误会成病态的异常现象,煞费苦心地企图努力将它排除掉,因此,就越来越造成精神上的冲突,遂即加剧了自己的苦恼与烦闷。这就是强迫观念。或者说强迫观念是个人对苦闷、烦恼发生的恐怖。于是,患者进一步对它形成一种预期的感受,自我暗示性的诱发,自己去迎接这种苦恼,并逐渐发展和加深。—— 森田正马《神经症的实质与治疗》
这种有意的意识问题本身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某项活动的问题,在《网球的内心游戏》中也有论述。这是一本正在读的讲述身心合一之艺术的书籍,非常推荐。
也忘不了半年来一些半夜失眠的状态,开着冷气听着后摇,从低温和或爆裂或空旷的音乐里获取些理解,抑制住不自主的思考;
Taijin Kyofusho到盛开,哥伦比亚号爆炸到痛仰式的和解,一度很想将哪吒改作微信头像;
但不比哪吒自刎,可将肉身与原罪还于导致他这般的所有环境,我们不了解自己,甚至不愿接纳自己,试图掩饰不完美的那面,却欲盖弥彰;
因此如开篇所说,这次离职,并不想多去讨论职业规划和行业前景;
更多的想慢下来,再深入一步,静心的思考需要思考的问题,才好再度开始,摆出更快更稳的姿态;
如盛开所唱
你试着微笑,重新回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