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思考
五一假期,恰好期中试在假期之前考完,老师没有给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五一的假期相对较长,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五一劳动节的滋味,给学生布置了特殊的实践作业。作业的内容是:学生每一天必须做一定量的家务劳动,而且不是简单的扫地和擦桌子,要有一定的深度。建议学生能够为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让家人品尝。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跟着家长去劳动,帮助家人在农田干活,真正体验一下劳动的滋味。要求学生每一天打卡在群里展示。
学生作业情况并不是太理想,全班能够坚持打卡的人数不到一半。打卡的学生质量比较低,大多数是为了打卡而打卡。从学生的打卡中可以看出,作为农村中学生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洗碗、做饭和打扫院子。只有极少数几个学生跟着家里人在田里劳动。打卡还显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学习好的学生能够吃苦耐劳,能够帮助家里人干一些力能所及的活计,比如跟上在田里劳动。而学习差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参加任何的劳动,几乎待在家里,简单的收拾屋子都是不去做的。如果学习差的学生劳动,也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家务劳动。
从学生的打卡情况可以感觉到一个事情,家长对于孩子的劳动持一种不赞成的态度,或者是一种中立的态度。每一个家长不能够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很多农村的家长认为,他们每一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已经够苦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让孩子继续走他们的老路。他们包揽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和农活,不让孩子做任何苦力的事情。他们把孩子留在家里写作业,留在家里看书。而实际上,家里人前面出门,孩子紧接着就把电视打开或者玩手机,直到家长干活回家才关掉。家长认为孩子写作业,而实际上这些孩子作业一点也没有做。家长不能够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我认为,首先学生会足一些力能所及的家务活,比如说做饭、打扫房间、帮助家人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而且也对于家庭有一定的贡献,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且干家务活,让孩子学会分类,学会整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其次,学生和家长一起劳动,好处多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田里劳动,会让孩子能够真正体会到家长的辛苦,让孩子能够拥有一颗体谅家长的心。还有,学生通过劳动能够感受到读书的珍贵,会珍惜在校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和家长一起劳动,比较轻松的聊天,能够增加亲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劳动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会促进学习。现在学生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时间学习,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内驱力不足。学生的学期完全来自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这种依靠外驱力的学习,等到外驱力消失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学习。因此,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