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好书,我都要反反复复地琢磨一番,就好像吃了一道好菜,就一定要研究一下配料和做法一样。
看完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心情是很激动的。尤其是在结尾写到他病故时,还流下了痛惜的眼泪。
作者文笔的驾驭能力很强,能hold得住这种比较宏大的题材,既表现出时代风起云涌的广阔背景,又深入细致地呈现了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让读者感受到如临其境的惊心动魄,感受到英雄豪杰的家国情怀,感受到当时的中国积重难返,无力回天的沉重叹息。
掩卷沉思,这本书写得好在哪里,使人受到如此深的感染?想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结构十分简洁了然,共分为四卷:
第一卷是做京官的阶段
第二卷是做武将的阶段,主要是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
第三卷是任两江总督阶段
第四卷是对曾国藩一生总体的评价。
划分四个阶段以后,曾国藩的人生就特别清晰。这种划分粗看是依照时间的序列,但更主要的是暗中契合着曾国藩精神征途上的不断升级,即先打下基础树立人生理想,再在文臣武将的生涯中践行理想,最后是成就圣贤的伟业。
第一阶段主要写曾国藩在求取功名前后精神升华的过程。写了他求取功名的艰难,凸显了他资质的愚钝。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科考过程中,磨练了他“愈挫愈勇”的意志和“勤能补拙”的信念。曾国藩有自知力,他能够接受自己愚笨的现实而不自弃,坚定地选择永远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这是他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来的精神闪光点。
28岁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以后,他来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见识到了更优秀的人才,阅读了更丰富的藏书,使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过去人生境界的狭隘,他幡然醒悟,在30岁那年严肃认真地确立了要成为圣贤这一全新目标,这是他在精神层面上的第一次升华。这一次升华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无论是对他个人的命运,还是对当时的中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了曾国藩精神气质、性格特点以及人生哲学的形成过程,是他人生的基础,也是全书的基础。余下的篇章,全是讲曾国藩的践行,讲他在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讲他破除沉疴、整顿吏治的良苦用心。
没有第一阶段的娓娓道来,细细剖析,就可能无法深刻地理解曾国藩在面临各种危急关头时所做的选择,无法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感情。所以这第一卷,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铺垫,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可读性非常强。
作者善于讲故事,把丰富的史料以生动的故事的形式串接起来。准确地说,是以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讲述动人的故事。
这本书给我的一个极为深刻的启示是,原来写一个人物,一定要讲故事。
我读完这本书以后,马上去做了一件事,就是去找了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写的《王阳明大传》来看。为什么呢?因为看了《曾国藩传》使我了解到王阳明是他的精神导师。他人生第一次精神大升华,就是受了王阳明的重大影响。
冈田武彦写的《王阳明大传》也是传记体文学,也很优秀。我们中国的文化,在日本能够得到这么深入的研究和传承,甚至超过中国人,实在是令人敬佩。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很诚实地来讲,这本书的可读性不如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正因为有了这两本书的对比,才使我突然明白了,张宏杰写作的成功之处。
区别在哪儿呢?就是讲述方式,或者说写作方式是否注重一种故事的形式。《王阳明大传》其实更像长篇学术论文。我差不多看完了它的上卷(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在上卷中讲了王阳明的成长历程,以及蒙冤下狱、被贬、被追杀等经历,按说也颇有戏剧性,但作者的讲述方式缺少一种代入感,让人不容易入戏。作者自谓王阳明有着“波澜壮阔”的一生,但是书快看了三分之一,并没有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可以这么说,看《曾国藩传》,看到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曾国藩就在近前。而《王阳明大传》中的王阳明,看到的是远远的一个身影。
《曾国藩传》的故事性在第二卷中得到非常强烈的体现。在这一卷中,主要讲述曾国藩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一卷一共六个章节写得非常精彩。写战争、带兵打仗这样的题材,不容易。因为它场面宏大,气氛紧张且瞬息万变,需要语言节奏明快,准确犀利,收放自如,气势磅礴。张宏杰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一路写来,不慌不忙,绘声绘色,真实地再现了恢宏的历史画卷,让人不由得敛声屏息,全神灌注,悲喜忧急,如入其境。
我已经看完了一遍。但有时常常还会打开来重读,希望多学习他的写法和语言。但看着看着,又被他带入了情境,而忘了体会语言本身。所以这就是这本书的魔力,它的成功之所在。看《曾国藩传》,能够让人深深地被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所感动,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人格所折服。
故事性可以帮助读者产生良好的阅读感受,但故事性只是他的工具,本书旨他的目的并不在于写故事,而是做学术研究。通过引用大量的史料,以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尽量客观地再现这个历史巨人,把他介绍给广大的读者。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故事,还看到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曾国藩本人的家书、著作,与其同时代历史人物的相关言论、后人留下的著作以及史学家的研究著述等等。有了这些丰富的史料,使这本书的内容生动、详实,不仅仅表现了曾国藩可歌可泣的人生历程,同时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从皇帝到官僚臣子到黎民百姓广阔的社会图景。
我们所理解的曾国藩脱离不了那个时代,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他补天填海的精诚之心,内圣外王的精神力量,在那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积重难返的时代背景映衬下而倍显憾动人心。
三、对现实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本书通过深入剖析曾国藩精神蜕变升华的历程,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发,使读者不能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根植于纷繁琐复杂的社会有所作为,同时又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本书详尽地展示了曾国藩一生当中三次重大的思想转变升华过程,展示了一个成功的人生,首先要志存高远,其次是具备不断自我调整的能力和不断扩大的包容力。
志存高远的重要意义是通过详尽地描述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十多年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展现的。如果曾国藩的人生目标是立足于功名,他早已心灰意冷 。因为他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却始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咸丰还一度解除他的兵权,不想再度起用。他明知战功越大,朝廷对他的防范越深,结局一定是不扬反抑。但是他仍然不计前辱,慨然受命,再度挂帅出征。
如果他为的是权力,湘军彻底打败天平天国时,他完全有能力继续北进,问鼎中原。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向朝廷主动提出解散湘军。
正因为他的理想超越了世俗层面,他追求的是做一位儒学圣贤,通过修身养性,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儒学最大的特征是“经世致用”,所以他的一切目的是要做事,要成事,而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掌握重权。因此才能够不计个人得失,看淡荣辱,砥砺前行。唯有志存高远,才能站得高,走得远。
要理解曾国藩思想及成就,绕不开对他平定太平天国的争议问题。作者很清楚这一点,因此花了不少篇幅来解释曾国藩为什么要建立湘军和投身于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有人说他是 “ 汉奸”,但他这么做不仅仅是出于对满清的忠诚,更多的是维护中国的文化道统。具体详情建立读者亲自去阅读本书,这里就不展开论述。
第二次思想升华就是发生在他被咸丰解除兵权,回到家乡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自己以前为人处世的得失,认识到自己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
除此以外,他还认识到人性都有弱点,水至清则无鱼。要包容他人的弱点,利用他人的长处,要 “与光同尘”,才能够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国家做更大更多的事情。对曾国藩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的转变。
第三次思想升华是在列强环伺威逼中体悟出来的。他发现对西方列强,不像对太平天国一样,只要有将才,有忠义、不怕死的士兵就可以对付。他意识到中国面临的是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与西方列强相比,中国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必须冷静面对现实,韬光养晦,学习西方的长技,慢慢追赶。
因此在他晚年,他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工业,他还建议朝廷派出百名中国儿童去美国留学,学成归来为国家尽力。后来在天津建造出人字型铁路的詹天佑,以及北洋水师管带邓世昌便都是当年出国留学的儿童。对推动中国迈入近代化的进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通过本书的详细剖析,使我们看到曾国藩的一生是不断自省、不断调整、不断奋斗的一生,充分表现出儒家思想的担当、充满弹性与包容性的特征。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对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项挑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