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求智慧。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读书的目的就是改变器质,读书要随时读,写文章要有集锦的功夫,写小卡片,想起来就写,不对的再去掉,随时写,有想必有所得,有所得更要记下来,最难也要一周整理一次,要分类。要随时想,想完就写。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可以得到很多真东西。
任何书都要看,有价值的便多看一点,要重视其理路和思路,看是否合理。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必是不孝之人。
智者乐水,要顺势,水之德,最大在于顺势随方就圆,形变了,但是水性没有变。必得是圆,要是不圆,那损失就大了,不怕变形,就怕性变了。
要拿《易》当智慧的东西研究,日久天长就有用,历史上有成就者,没有一个不是长于《易》的。
读书要有智慧分析、判断。以《大易》与《春秋》为本经,两本书互为表里,是中国人不传之秘的智慧。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做事要有步骤。用力者霸,不能成事,成事者,得有智。
在社会上谋生,要先问自己能干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要你做什么。如果连自己的人生都安排不好,还能做什么?怎么自求多福,求之有道,得之有术,然后得的东西才不会丢。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静了才能深入,读书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碰到何老师。
名利,不过是过眼的云烟,唯有德长存。
自知最难了,如能自知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