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当年跟我差不多的人,现在都年入几十万

我们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那时大多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兄弟姐妹多,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刚实行责任制,父母们为了全家人的肚子,都只顾在地里忙活,哪有时间管我们学习成绩。就算关心,也不象现在这么重视。

我们同龄人,上高中的都不多。中专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可以转户口,毕业不操心没工作,所以学习成绩好的,大多上了中专。有好多初中就辍学回家的。那时才改革开放,没有这么多工作机会,只有回家务农,或者学手艺。

我高中上了一年,父母体弱多病,再也供不起,只得辍学了。

我们那时家庭条件相仿,感情很深的,有好几个。

武哥,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在他们村小当老师。由于他们村地理位置好,附近几个村的孩子都在那里上学。我曾去他工作的学校一次,学校规模还不小,稀稀拉拉的土坯房子,错落无章分布半个山坡。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工资,大多时候还发不上。吃的粮食,菜,都是家里带的。

武哥那时年轻,有激情。对学生认真负责,每天还坚持学习创作。

马哥,我们上同一所高中。他高中毕业,回来在村里当代课老师,一个月六十块钱。那时学校严重缺老师,校长曾去我家找过我,觉得工资太少,没同意。

还有几个关系比较铁的,有上省中专的,也有回老家做生意,当代课老师的。后来我出门打工,慢慢都没了联系。

我属于比较早出门打工的,那时工作不好找,经人介绍(花了五百元介绍费)进了效益很好的外企公司。没有技术,没有学历,每天八小时,月收入上千,各方面福利待遇都不错,很满足。就这样浑浑噩噩,十多年。这中间,结婚,生子,老家土房子推了,盖了两层楼房。

在那里,没有追求,没有上进。十来年还是普通员工一个。2007年外面工资都涨了,我们还是一千多,最后选择了回家创业。

偶然听说到老同学的消息让我大吃一惊。当年那个因为一篇通讯报道上县报而欣喜若狂的代课老师马哥,成了县教育局副局长。那个经常收到退稿信的乡村教师武哥,现在是市教育系统第一支笔,杂志主编。原来他们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获得了更高的学历。更重要的自身水平,素质,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有谁知道他们当初那些吃过的苦呢?

去年,路上偶遇一位同学。两人站路边聊了好一会儿,留了联系电话,他把我拉进了同学群。这些年我跟老同学联系得很少了,在群里聊天后得知大家都混得很好,有大老板,有局长科长。我天南地北的话最多,其实是为了掩饰我的尴尬。没过多久,我默默地退出了群。

今年五月,另一位同学又拉我进群,原来又一铁哥们儿在群里寻我。二十多年没有联系了,心里那个激动啊。聊天中得知他现在某公司总经理,年收入百万。

他是能跟我推心置腹的朋友,专程利用出差机会(原本他可以不用出这趟差的),到杭州跟我见面。聊到这些年的经历,得知他当年中专毕业后,分在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企业。干了几个月,就辞职闯深圳。跑业务,学外语,经常深更半夜别人都早睡熟了,他还在背单词,学语法。

听了我的经历,他笑着跟我说,人就是这样,要么年轻时多努力,后来轻松点。要么年轻时轻松,后来就得吃苦。反正人得奋斗,不要光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背后所受得累,吃得苦,永远没有人看得到。

最近又一位老朋友联系上了,现在是汕头一家公司福建分公司负责人。问到我近况,我回答说普通打工。

他说:“我相信我们当年的老同学,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听了老同学的话,深感惭愧。想想自己,几十年来,不求上进。学习也好做事情也好,不能持之以恒。

我该如何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晨,天际泛着几抹鱼肚白,季风洋流赶来S市,氤氲得漫天灰色,阴云密布若同扭曲变形的人脸。 女孩儿卸下叫嚷着的手...
    念南子阅读 276评论 0 0
  • 世间文字那么多,我有我的文字观。天下文字可分四等,第一等文字,深入浅出;第二等文字,深入深出;第三等文字,浅入浅出...
    哇啦哇啦119阅读 340评论 0 0
  • 人生的第二份实习,1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天,然后,今天我和上级提了辞职。 对我来说这家公司不像当初我想象的那般前途光明...
    一只不爱爬树的考拉阅读 2,065评论 19 26
  • 西湖十景你知几景?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
    思码读高效学习法阅读 996评论 0 4
  • 我的快乐 一个在南国 一个在北疆 遥遥星空 春寒料峭 俯视苍穹 喜怒哀乐以及各类沧桑 都化作 宇宙间的微尘 飘得愈...
    石川河女神阅读 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