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课程里剖析了写作的本质。错误的写作方式以及具备写作的能力到写出成形的好文章都缺乏了最基本的认知和刻意练习。
很多人,一套写作体系方法有了,却忽略了最基础能力的的培养和使用了不合理的方法,导致文章迟迟写不好,自己不满意,读者看了也没有认可。
写作的训练错误之处在于学习和练习方法的不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效率低下;2.方向错误;3.忽视积累。那正确的方式方法又是什么呢?老师分别就三个方面进行了最基本且正确的建议和引导。
写文章如何避免初期的效率低下呢?答案是我们必须把一个大项目拆分成细小的小项目进行分组针对性练习,如观点的提炼、思路结构、词汇的使用、句子的写作;在短时间内进行足够多的重复次数;然后针对所有的小项目再整合性的重复训练。
方向性错误体现在哪里?写作训练不等于文笔训练。写作的核心是内容本身。像小说型文章是有小说的故事、人物、情节相互连接的;观点型文章是有文章的观点、逻辑、案例构成;干货性文章是有文章的教程、方法、和流程提炼而成。写作是一种思考能力的训练后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件美妙的事。
写作过程中我们会经常性的忽略一些什么呢?写作不仅仅是要方法,更要平时不断地积累。词汇的积累、知识的储备、素材的积累、见闻的积累。
最基础的词汇收集、句子的训练有几种方法呢?要从6个方面进行学习,提升词汇的丰富度、用词的精准度、句子的流畅通顺度且逻辑没有谬误。
下面讲的是具体的6种学习方法:1.词典学习法包括每天的速读,将词典平均在具体多少天里,一天多少页。忽略掉生僻的不常用的并有意识的记忆次熟词、文章常用自己又不熟的,重点诵读。摘抄高频词精华词,并在单独一个本子上摘抄,时常背诵记忆;2.跟踪学习法中要找喜欢的作者,通读他的文章中的常用词汇和精华词汇;3.造句学习法,讲一个词语造出两到三种不同情境或意义下的句子;4.句子扩写法,将一句短句进行不同程度的增扩,使其内容更丰富、更有情感。5.修辞手法的单项练习:比喻、排比、感叹和反问。6.描写和叙述练习。给句子增添丰富的动作、形容词之类的,给读者或见者以一定的五感的冲击感。
讲了这么多内容,再看看自己的一些写文章的方法,虽然掌握了,但并没有进行拆分有针对性且大量重复的练习,很多文章里观点不明确,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这些最基础且非常有必要,看似很慢实则很快的写好文章的方法自己几乎没有做到。自己已坚持日更63天,写出的文章自己也是很不满意,更不敢发到“公众场合”,除了细微的进步,写作能力没有提升。可看度极低,表达不清楚、思维逻辑混乱。
虽然说自己定下了每天日更三篇文章的计划,可根本不能完成。自己买了很多年的《现代汉语词典》几乎没怎么翻过,《成语大词典》也没怎么翻……所有问题都是出于最基本技能没能好好的学习,融汇贯通。未来也是我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
下一步,按照课程中所讲,对词汇的使用,迁移造句的能力提升加强,进行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每天早上早起完成词典的学习、摘抄精华词、阅读优秀作者的文章、造句扩句……,慢就是快,掌握了最基本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写作路上更加得心应手,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