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生记者 郑晓筠
高校校运会,本应是一场举校同欢的运动盛宴。但近年来,不少校运会在运动健儿们赛得热火朝天的背后,却也存在着几分寂寥。
活跃在校运会上的参与者往往逃不开这个群体——大一新生。首先,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校级的运动会算是首次可以自主选择参加的大型活动。除了成为运动员,还有旗手、裁判、计时员、啦啦队、现场记者、后勤服务、志愿者等多种工作岗位,大大小小的琐事,为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新部员的新生提供了锻炼沟通协作能力的好机会。其次,运动能释放人性中与生俱来的活力,大家为班级参赛选手加油鼓劲,无疑是一个增进集体凝聚力的好机会。
而几分寂寥之感则体现在高年级同学之中——校运会一年一次,不再拥有新鲜感,没有运动特长的同学,面对几十年不变的参赛项目,始终无法有参与感;再加上升学、就业的压力与日俱增,更多人或选择给自己放假,或隔岸观火,参与度降低似乎也情有可原。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调查,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无法使参与校运会的学生比例达到50%以上。
什么时候校运会成了门槛这么高的活动呢?首先,运动会是各学院比拼运动员竞赛实力的赛场,其中不乏体育特长生的参与,在提升竞技水平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参赛的门槛。如果不是运动爱好者,或者缺乏长期成体系有质量的训练,恐怕难以达到参赛要求。其次是功利主义心态作祟。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何贝表示,目前很多高校组织的集体体育活动都还是老套路:“运动会是竞技性的,会与保研等‘福利’挂钩,体能测试也会与成绩挂钩,同学参加这样的活动更多是为了成绩,考过之后就不想再运动。”这样的精英式、功利式的运动让一些人抗拒体育活动。
回溯初心,运动会不应该违背鼓励学生运动的宗旨,不该仅仅让一部分人突破自我,实现价值。通过举办运动会,让更多人喜欢运动,热爱运动,才是更高的目标。
在初高中时期,应试教育的体育课内容较为单一,上课内容大多为了达到中高考的体育要求而设,让同学们对于体育课大多留下了无趣呆板的印象。而到了大学,体育课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校运会除了满足竞技体育的基本项目之外,完全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对天赋要求较低的项目,以此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这种人性化的、与时俱进的考虑,或许能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运动会中,高高在上的门槛,或许可以因此降低些。
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学校以学生体育社团和协会为组织和参与的主体来组织校运会,加入了游泳、花样跳绳等等趣味项目,每年吸引约6000人次参与,本科生参与率达75%。多样的体育竞技性和观赏性的结合下,不失为吸引更多人参与的一剂灵药。
在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中,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或许是在比赛中的友谊,感受速度与激情,也有可能是与班级同学们的增进了感情,抑或是作为旁观者受其感染,对某项运动产生了兴趣……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运动之余浓浓的人情味。也正因此,别再让运动会成为“别人”的赛场,运动场应当成为更多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