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农历九月上旬,已是霜降节气的夜晚,凉意与夜色一样浓厚。天边,一道弯月悬挂,清淡的月光,眼前感觉不到它的光亮。看着它,我想起“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诗句,也想起已过去了二十多天的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适逢国庆节,是最超长的假期,我回到了家乡。终于可以和父母一起过个中秋节了,我心中窃喜。细想起来,自从我2001年出门在外,已有快二十年未在中秋节和父母一起吃个团圆饭了。
中秋月圆,“且喜人间好时节”。心中的期盼切切,刚到家不久,就与哥姐商订了今年的中秋团圆饭定在了一家新开的饭店里。
02
中秋当天,秋雨沥沥。一早,大哥就从县城出发,把父母从乡下接到了城里。本来,我是想回去接的;可大哥说,一是下雨,路不好走,有一段路因连续下雨被冲垮了无法通行,需绕道而行,怕我绕道不识路;二是大哥的车,他自己开起来熟练,为确保安全,怕我开起来生疏,还是他自己开为好。
我和姐到达饭店时,父母和大哥已坐在包房里了。父母特地换上了一套干净衣服。母亲穿了一件黑红花纹相间的外套,让已75周岁的母亲显得年轻了不少。看上去,父母精神矍铄,和颜悦色。
我和父母刚说了会话,姐姐家的孙子就来了。他在幼儿园上小班,今年3岁多,看到满屋的人,起初有些害羞,不做声;过了一会,经不住他爸爸的逗乐,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爱表现的天性也就迸发出来。他在麻将桌上跳起了他学的舞蹈,挥手、扭屁股,脸上的表情也随着舞蹈变化。夸张的表情和舞蹈,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父亲怕他摔倒,连忙坐到桌边,想去“照护”他。父亲的笑脸,孙子的摊掌动作和表情,就被我拍了下来,成了一张爷孙同乐的永恒图像!
相对于他的“喧闹”,大哥家刚过周岁的孙子,则显得老实多了。他来了就在推车里睡觉;即使醒了,也显得安静,坐在推椅上,跟每个跟他打招呼、逗乐的人互动。一听到有声音,眼睛立马就望了过去,给人一个笑脸。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的笑脸表情,已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兴奋。按我们的土话说,他还不“认生”,哪个抱他,他都很乐意的,伸展着双手,要你抱他起来,出去溜达!
有小孩的地方,就是快乐的地方。大家的话题都在孩子身上,大家的笑语随着与孩子互动而飞扬。父母的重孙辈,带来了满屋子的欢声笑语,让满屋子的浓浓亲情更加醇厚!
03
家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只有姐夫出差、侄子值班、妻女远在上海不能到。
女儿在家人群中发了“恭祝亲们中秋快乐!阖家幸福!”的祝福语;妻子则在群中发了女儿着唐装照相的一套音乐相册,给家人们欣赏。姐姐打开了相册,给母亲看。母亲翻看着相册里的一张张照片,不时地评价,说照得好,还说女儿的第三张照片照得像她妈妈。相册里与唐装相匹配的古典音乐声,悠扬绵长,回荡在房间里,也激扬在每个家人的心头。
家人群中也热闹了起来,姐姐和妻子发起了语音留言“通话”,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刚才拍的爷孙同乐的照片也发到了群里,供大家欣赏。我想,妻女虽远隔千里,此刻,她们也能感受到这满屋的亲情和笑语,也能“千里共婵娟”。
侄子打来了电话,二嫂按下了“免提”键,一家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他在电话里一一问候了亲人。我和他相约,等他值完班回来,我们一大家人再来一次相聚。
姐姐则跟侄子开起了玩笑:“是不是把女朋友也带回来呀?”姐姐作为他的的姑姑,自然是关心他这个侄子的恋爱,希望他早日结婚的!听得出,电话里,侄子的回答,声音是带有羞涩感的!
一旁的父母虽然没有多说话,但从他们的脸上微笑,可以感觉得到,两位老人的心情,此刻是何等的幸福和满足!一大家人,四世同堂,欢聚一起,自然是幸福万分的时刻!像这样的团圆时刻,一年一度,除了过年,也就是中秋节了!
04
午餐的时候到了。大哥预先点的菜品都端上了桌。白酒、饮品都斟进了杯中。我们没有落座,等候母亲的餐前仪式。
中秋节,万家团圆。如此重要的时刻,自然是不能忘了敬奉祖先;母亲也不会忘了敬奉她“信仰”的菩萨神灵。多年来,母亲一直这样做。我们知道,敬奉祖先,那是我们的传统,要一辈辈往下传承,母亲这是在言传身教。母亲敬奉她的“信仰”,我们表示理解尊重!
仪式完毕。大哥请父母坐在桌子的“上位”,我们则依次而坐。一大家人围坐在圆圆的桌子旁,阖家团圆的氛围,随着火锅里的浓郁热气,也就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饭店还送上了切成小块的月饼,以示节日的祝福!侄女看到这月饼,连声歉意:“哎呀,我忘了把家里的那块‘花好月圆全家福’的大月饼带过来,给大家品尝!”姐姐连忙“宽慰”她:“没事,没事,有这月饼,就可以了。”
大哥二哥先后给父亲敬了酒。我也端起酒杯,向父亲敬酒,并要给父亲再斟一点。父亲连连推辞,说不加了,不能多喝。我“劝”父亲:“我有十多年未在中秋节给您敬酒了,只斟一消酒。”一旁的大哥也用微笑表示支持。父亲没有再推辞了,接受了我的斟酒。我知道,父亲年纪大了,是不能多喝酒了;我斟的这一消酒,量虽少,但情真意切!
白酒和饮品不是母亲的喜好。大嫂已给母亲夹了一大碗母亲爱吃的菜。我说:“大姑(我们称呼母亲为大姑),我给您夹点菜呀?”母亲说,你看我一大堆碗菜了,不要再给我夹菜了。母亲没有接受,我也就没有动筷夹菜。现在想来,有些遗憾。难得的一个中秋节,与母亲在一起吃饭,母亲说不要我夹菜,我就没有夹菜,是我真的听母亲的话么?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忽略了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像我这样长年在外,与母亲相聚的时候太少,我还能为母亲夹多少次菜?
我向兄嫂、姐姐敬酒,表达了我的敬意;我也用酒杯,向侄辈们表达了我的心意。中秋的团圆饭,就是在这样的敬酒氛围中进行。饭菜飘香,酒醇情浓。一大家人的欢声笑语洒满包间,浓郁的亲情溢满心房!
父母吃好饭,放下碗筷。大哥提醒侄女:“给爹爹婆婆倒杯水!”侄女应声而做。“饭后一杯水”,我们家的传统美德,往后辈传承……
05
窗外,秋雨仍淅淅沥沥。父母想早点回到乡下老屋。我们知道父母的习惯,所以尊重父母的心愿,不强留两位老人在县城吃晚饭。我提议我来送父母回乡下,并在老屋小住一宿。大哥说还是他来送,并让我不要回去;回去了又要麻烦两位老人为我铺床弄被忙上一阵。
夜幕降临,秋雨绵绵,中秋满月是看不到了。
我用手机搜出两首有关中秋无月的诗句:一是“可怜数点不多雨,误却一轮无限秋。”(宋·袁说友《中秋无月》),一是“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南宋·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在无月的中秋之夜,古人或多或少都有伤感、遗憾的情绪。
今也中秋,今也无月,虽看不到皓月当空,可我心中,已是满月如镜,皎洁如银!
我正品读着中秋诗词,大哥打来了电话,叫我去家里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