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安娜穿过漫漫长夜》,故事的结尾,作者采用魔幻的手法,将心理活动投射成模糊的印象,并不知结尾如何。
整个故事有几处让我感觉很出彩的地方,第一个便是安娜的出现,一个从小掌握多国语言的七岁小姑娘,她的父亲是位语言学家,每天都在不停的和别人交流,受其影响,小女孩从小便会说多国语言?那么,她的母语是什么呢?她的父亲从来没告诉过她母语是什么,没有了母语的界限,她好像也没有了身份的确定,一个无国界的人……
后来,安娜随燕子南出走,如果就这么走下去,故事似乎就转入了一个“死胡同”,没什么亮点了,而让我意外的是,就像《一个人的朝圣》里哈罗德踏上他的行程,在这个拉长的重复的似乎无尽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发生的,正应该发生的,足以串通整个路线的“亮点”。安娜跟着燕子男,一开始好像很顺利,燕子男教她在野外生存的技能,教她辨识“狼和熊”,他们一起演戏通过哨岗,一起偷食物,一起在冬天里找藏身之所。燕子男教给她的,是在那个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严肃的生存法则,马虎不得,随性不得。直到遇到了犹太人西塞尔先生。
西塞尔先生是位随性的可爱的音乐人,他可不管什么战争的严肃环境,该唱时唱,该笑时笑,他的音乐唤醒了压抑在安娜心底的乐趣,好美啊,第一次听到音乐时,她陶醉其中。她喜欢上了他。
由此便引发了安娜的一次出逃。她知道西塞尔这样随性下去,会很容易被抓到,她想把最后一点面包给他吃。
这一点描写很扣人心弦,安娜一个人,迷了路,在森林里徒劳的向前奔跑着。
……
于是,后来,安娜与燕子男的两人队伍,变成了与西塞尔先生的三人队伍,这当然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