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两个在日常阅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扰以及自己一些显浅的解决建议,希望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困扰一、读了很多书但读完很快都记不住了,读了很多书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种情景是不是很熟悉,我们自己或者身边读书的朋友大概率都遇到过吧。发生这样的情形,最核心的原因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养成一个想表达的潜意识,也就是说,这种容易忘、讲不出是因为我们的输入没有以输出为前提导致的。
输入的前提必须是输出,才能有质量的进行学习和提升,而在我们输入时养成对关键字和重点的关注习惯,并同时有意识进行输出结构的加工,会让我们非常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另外,人的记忆力是有限和有时效的,但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以提升人的记忆力,开口说话是一个非常棒的提升记忆的方式。同时,试着将自己了解的资讯、阅读过的文章、书籍,整理后对人讲出,保证你会大大提高了对知识的记忆度,而且你会发现这也是个吸收知识核心的极佳方法;
困扰二、知道了很多、了解了很多知识点,但就是没办法很系统很有逻辑的表达出来?
现在信息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查找信息变得容易了很多,但了解了信息后,如何变成我们的认知内容并有针对性的表达却不是个那么容易的事,这里关系到一个叫“连接力”的能力的高低问题,除了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外,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连接力,才能做到有效的输出,而我们思考输出内容的因果关系、优先顺序,养成建立逻辑架构的能力,就是连接力,在当今这个时代这个能力更加被需要、也更被瞩目;
那如何可以提升这个能力呢?,给大家推介一个“用1分钟说出主旨”的练习法,内容很简单,就是“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文章关键字,让自己把它们重新组合成1分钟谈话内容,用1分钟讲出重点”,这个练习对于提升连接力非常必要和有用,这个练习的核心就是锻炼你将内容结构化并筛选精华的能力,这也就是连接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