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最后一天,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一吻跨年”的噱头勾引下走进了影院,在结尾里跨进了2019年。
我们去的影院需要自行购买3D眼镜,但是,在影片还没有进行到70分钟需要戴上眼镜的时候,场里的人就走了三分之一。这是我第一次在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场里有这么多人刷手机,前排小伙子甚至打起了王者荣耀。电影结束后此起彼伏的叫床声“快起来吧,演完了别睡了”“醒醒,终于完事了”。下楼的时候我愤愤地给了两星。
给两星确实是委屈了,让我气愤的并不是电影内容本身,而是这部电影的营销带给我的幻想,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部科幻爱情片,最后的夜晚嘛,应该就是世界末日,地球毁灭之类的?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毕赣,不知道路边野餐。其实电影本身是优秀的,像一场梦,一个男人的记忆和梦境,找寻爱人、亲人、友人、自我,从破碎的现实生活到迷幻的梦境,两段式的结构,让这个故事的脉络更加清晰。于是,凯里成了符号,黄觉也成了符号。万绮雯是符号,陈慧娴也是符号。
“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无奈,都在梦境中找到和解。我们重新安排那些机缘巧合,以便赋予它们某种意义。而我们也最终在梦中,原谅自己。”
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失去后,唯一能做的只有在梦里找到归宿,和过去的遗憾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