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文学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动人之处。哈桑与阿米尔的故事如今家喻户晓,《追风筝的人》无疑是个典型的例子。
我所讲述的是一个,悲剧。
何以称得上是悲剧?人们心中所不忍,书读到一半猝然中止,不忍卒读。
我爱哈桑,他永远忠诚正直。身为一个哈扎拉人的儿子(至少阿米尔再次回到祖国前除拉辛汗和爸爸之外所有人都这样认为),自小就接受了自己的仆人身份。为阿米尔准备好一切生活用品,心心念念想着他,即便是哈桑蒙受屈辱的那刻阿米尔做了懦弱的旁观者。哈桑的忠诚,如同驯养的小狗,为阿米尔追回风筝,追回阿米尔的荣耀,无论什么时候,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
我爱阿米尔,从同情、埋怨到热爱。同情他从小需要去争取父亲的爱,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父亲,一个敏感、缺乏安全感的儿子。埋怨他对待哈桑的态度,哈扎拉人被认为是低劣的民族,他不跟从却也不否认,即便是哈桑他也认为生来该是仆人。哈桑的痛,他未挺身而出。同时也热爱他,因为他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救回了哈桑的儿子,他的亲侄儿:索拉博。最终帮助索拉博敞开心扉,回归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
整个故事波澜起伏,前期平淡无奇,后期高潮迭起,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同时又蔓延着一股伤悲,为善良的那些人们:不幸的阿里,莎娜芭,哈桑,法莎娜,索拉博......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温馨闲适,却因为不同种族之间的摩擦而现紧张。书中充满令人回萦难忘的景象: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被活活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
阿米尔的赎罪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时隔多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恶霸阿塞夫对哈桑的暴行再一次当着阿米尔发生在哈桑的儿子身上的时候,阿米尔勇敢地面对了阿塞夫的不锈钢拳套,赢回了索拉博的自由,为当年的懦弱做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故事的情节又是那么巧妙:阿米尔受伤了,成了和哈桑当年一样的“兔唇”;索拉雅的子宫无法孕育新生命,阿米尔带回哈桑的儿子;从小爸爸一直看好与自己从未承认是朋友的玩伴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书的末尾是从阿米尔的视角说出的两个字:我追。简简单单的这两个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却令无数读者遐想并为之疯狂。如译者十年前乃至今日所述: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亲爱的我们,生而不易的世界,可以懦弱,可以畏惧,但未来一定要挺起胸膛,去面对那些艰难,才能成为心中的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