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比孔子大,当他成名时孔子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孔子曾经请教过老子多次,虽然他学生整理的《论语》中只字未提,而老子的继承人庄子却引以为傲地多次记载。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最核心的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而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最核心的是“仁”。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大道至简,并且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地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