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引爆点》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
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华德.莱文瑟(Howard Levanthal)做的恐惧实验。
他试图说服一组耶鲁大学的学生去注射破伤风疫苗,他发了不同的宣传册,有的是高恐惧版本,展示各种破伤风的可怕患者的照片,有的是低恐惧版本,里面只有很低调的描述,没有照片。他想看看不同的宣传对两组人是否会有不同的影响。
看完宣传册填问卷,收到高恐惧宣传册的人,更相信疫苗重要。
然而,一个月后,发现两组人中,总共只有3%的人真正去注射了疫苗,两组人差别不大,之前的差异消失了。
后来,莱文瑟重复了这个实验,唯一的改变是,他在宣传册上画了一张校园图,标注出校医院的地址和接种疫苗的时间安排。
结果,接种疫苗的人,比例提升到28%。而高恐惧和低恐惧的两组人,去的人数基本相同,可见高恐惧册子虽然让人产生了恐惧,有了去打疫苗的想法,却未能真正实现这个目的。
而更有趣的是,这些学生早就知道校医院的位置,而且都去过好几次,其实并不需要地图。
换句话说,发起预防破伤风流行潮所需要的不是铺天盖地的新信息或额外信息,而是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把破伤风一事合理安排到自己的生活里,增加一张地图和注射时间安排后,就把小册子从一堂抽象的健康危害课——这堂课和他们以前听过的无数类似理论课没有区别——变成了一个针对个人健康的实际建议。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就会具有附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