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详之器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兵:兵器,武器。也指武力。处:接近,接纳。

贵左:古人以左为阳,右为阴,阳主生,阴主杀。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礼仪。


兵器,并非吉祥的器具,连鬼神都会厌恶它,因此有“道”的人是不会接近甚至使用它的。君子平时以左为贵,而用兵的人则以右为贵。

兵器是不吉祥的器具,并非君子所用的器具,如果需要使用,也一定是不得已才会用它。

而使用的时候,也是以宁静安适为上,不会狂乱。君子使用武器,即使获得胜利,也不会赞美胜利;如果是会赞美胜利的人,那就是喜欢杀人的人。那些喜欢杀人的人,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统治的愿望的。

吉祥的事情以左为上,而凶丧的事情以右为上。偏将军身居左侧,而上将军身居右侧,这说明行军打仗就是以丧礼的仪式进行的。

杀了太多的人,要悲伤地哭泣,以祭奠死者;战斗取得了胜利,也要像操办丧礼一样难过。


本章和上一章一样,都是老子对于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老子是非常厌恶战争的。老子说君子是以左为贵,也就是主张和平的,而那些右倾的人是主张战争的。在君子看来,战争是不详的,非君子的,如果必须采取武力手段,那也是不得已的时候才能使用。

而且用完之后并不会被杀伐扰乱自己的本性,更不会去赞美战争和胜利,因为这是仁义之师的自然结果。就算取得胜利,君子也是非常难过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人死于战争,那么多的田地荒废。

古人认为左为样,右为阴,左是阳光的,吉利的,而右是阴暗的、不详的,老子在这里也用了这个作为比喻,用这种左右阴阳的对立来说明君子与战争之间的对立关系。

那些以武力得天下,穷兵黩武的君主,纵使偶然得胜、得天下,但是由于失去了君子之道,最终也会失败、失天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