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哭的时候父母就说别哭了,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很小的时候哭就意味着不好,慢慢的就不哭了。小时候我经常哭,我总需要妈妈多关注我一些,可是每次哭泣时换来的就是妈妈的吼叫,说她已经很忙了还来捣乱。到后来我哭得很少了,再大一点基本不哭了,都是忍着憋回去了。
当我有了孩子后,听到孩子哭我就闹心,不想叫孩子哭。还好大儿子性格比较温和,小时候哭得很少,我还没觉得有多痛苦。可是自从生了老二,我发现他真的会哭,一点点不顺心就开始嚎嚎大哭,哭得撕心裂肺。你去吓唬他别哭了,他会哭得更凶,你去安慰他,因为自己情绪不好安慰显得虚假,他更不买单哭得更厉害。老母亲被小儿子折磨的不知道怎么办?每次他一哼唧,我的心都揪起来了,肩膀崩紧准备进入战斗模式了。每次的哭泣不是以吓唬收场就是以自己逃离开现场结束。随着他哭的次数多了。我也看到了我自己小时候那样哇哇哭,妈妈烦我的场景了。我慢慢活成了我妈妈对我的样子。当我开始觉知到这个事情后,开始有意识的想办法去解决。
读到《儿童心理学》里讲到如何面对孩子哭泣。里面讲到的几种类型我基本都中招了。难过面对孩子哭泣我这么痛苦呢?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用错了方法。书里讲到一般的应对策略有威胁型、说教型、评价型、分散注意力型、调查型、同情型。在面对小儿子哭闹时我基本是这几个方法轮番进行,如果都不奏效。我的脾气就炸了,开始吼叫。最后搞得双方受伤事情才算结束了。有时候为了不扰民,就会答应他一些无理的要求。为此我也很头疼。
其实孩子哭泣是一种情绪修复的方法,有时候也意味着他需要我们的情感支持和帮助。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孩子也喜欢吧爱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痛苦和不愉快,都发泄在她们认为最安全的人面前。
第一步允许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哭是正常的,是情绪的表达。情绪也是能量,身体里的能量流动是没有对错的。在孩子有情绪时自己做到和善而坚定。
第二步倾听、抚慰孩子。不带评判的倾听孩子,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需求。给予孩子一定的安慰,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
第三步让孩子在情绪中成长。让孩子体验情绪,感受自己的感受,学会管理情绪。
最近两个月小儿子哭闹的频率增多了。因为一点事情不合心意,他就开始大哭。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皱眉,很嫌弃的说怎么又哭了。这时他的哭声开始酝酿,他也在盘算着哪件事情不好。开始抱怨他的委屈,我就开始说教,告诉他哭又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好好说嘛!他继续哭,我就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哭的。你这人太小气了。看着没好,我开始讲其他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是他还是揪着当下的事情哭。这时我开始了威胁模式,你再哭就把你拎出去放到门外去,我发现我的呼吸急促,身体僵硬,讲话声音很不好听了。这时他哭的更凶了,眼泪跟珍珠一样两串下来。看着怪可怜的,我内心又自责,学习了家庭教育还这样对待孩子,真是不应该。于是我有妥协下来,过去抱着孩子安慰说,别哭了。看你哭得嗓子都哑了。他先是反抗一会,看我一直想抱他就让我抱着。总算哭声停止了。每次面对这样一件事情我内心经历着各种斗争。
每次遇到这个问题都这样处理,搞得自己很累,孩子哭得好像也很辛苦。反思自己的经历。
第一我不接纳孩子哭,不接纳孩子有不好的情绪。因为孩子哭了我觉得自己的麻烦就来了。
第二我没有关注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只是顾着自己表达、评判孩子。
第三每次孩子在哭中都没有学会什么,也没学会感受情绪。
就在前天我成功处理了孩子的一个负面情绪。晚上九点半了小儿子想看电视,时间有点晚哥哥要休息。我说别看了。孩子说还是想看。开始了哼唧。我心软就说看两分钟。孩子爸爸说:不能看就不看了。打开了2分钟哪里能关掉。这下他开始大闹了,开始躺到地上、坐在沙发上把鞋子脱得扔掉,开始各种作。我没有表现得很烦躁,接纳了他哭的事实,心想他的需求没满足哭也是正常的。孩子爸爸回房间去了,我就说没看电视你看上去蛮难过的,孩子说我很伤心。我说看电视影响睡眠,明天还要早起。他哭了有10分钟,不良情绪应该都发泄完了。他就到房间里来说要睡觉了。我说:没看电视心情不是很好对吧?你那会伤心对吧?孩子说嗯。那我们下次可以提早点看哈。他说好的。第二天晚上九点多他再也没有提到要看到电视的事情。
以后在面对小儿子哭泣时我按照这个方法来,再也不用轮番轰炸最后两败俱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