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典名著中,最喜欢读的是《红楼梦》,觉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读金宇澄的小说《繁花》,场景、人物、文字……就感觉是在读当代版本的《红楼梦》。
2月12日,朋友推荐了《繁花》,四百余页,拿在手中,沉甸甸的,不折不扣的大部头。看作者金宇澄的简短介绍文字,生于上海,祖籍竟然是吴江的黎里,一下便拉近了距离。
《繁花》中的主要场景设在上海,少部分涉及到苏南一带。人物也以上海本土人为主,少部分涉及到苏南人和“北方人”。
《繁花》描写的时代背景是两条线并轨: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跨越到九十年代。
《繁花》的章节划分很独特,从引子到尾声,共有三十三章,用汉字的数字大小写区分出时代的不同。如果这一章写的是九十年代,那么下一章就是那个年代了。
《繁花》中的人物众多,小市民、商界大佬、暴发户、干部Z弟、资C阶级的后代、外来妹……用一根线串联在一起,引出一段一段的悲欢离合。
《繁花》使用的是类似旧时话本小说的写法,但又有很大的区别。与常规写法不符的就是标点的运用,人物的对话不用冒号和引号,更不用问号。初读小说,很不适应,但很快就心知肚明,没有了障碍。
《繁花》的文字描写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上海的俚语,地方特色浓郁,北方人看《繁花》或许会有些不习惯。
金宇澄是作家,又是一位画家,他为小说手绘了20幅插图。细看这些插图,无一不是对旧时的回忆,于读者,尤其是经历过了那个年代的读者来说,无疑又是一场怀旧之旅。
《繁花》中既有鲜活的现实生活描写,也有传奇般的情节。比如W-革中,小阿宝的好友,小姑娘蓓蒂在心爱的钢琴丢失后,化作一条金鱼,在月光下被一只猫衔到了日晖港,丢进了黄浦江里,就此消失了。
看《繁花》,最能让人联想到《红楼梦》的就是描写饭局的部分,无论是奢华的酒席,或是阁楼上的对饮,都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读者也是饭桌上的一员。
看《繁花》,最适合的读者就是与文中的人物同时代的人,因为可以产生共鸣。比如书中描写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自制可拴在钥匙扣上的不锈钢开瓶扳子,现在我家还有一个。还有流行穿军装,上学放学的路上抢军帽,我也经历过。
《繁花》主要描写了一帮男女的爱恨情仇,时间跨越三十余年,历经风风雨雨,社会巨变,最终都是一场空。
金宇澄的成功是不能被复制的,因为他独创的写作方式也算是“另类”,被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由此也可以说,《繁花》是独一无二的。
看《繁花》,需要一颗能够静下来的心。越是静下来读就越是欲罢不能,因为已经深入到了其中。
看《繁花》,最让我动容的就是小蓓蒂的内容,她与阿婆的消失成了多少人心中的痛。
看《繁花》,最有电影画面感的就是贰拾柒章,年轻时的阿宝接到年轻时的雪芝的电话,让他马上去她家里“见最后一面”。此时的阿宝还在里弄工厂上班,他连衣服都没有换,骑着脚踏车穿过数条马路,经过了大都会舞厅门口,直向雪芝家飞驰过去。殊不知,在舞厅门口,失交多年的朋友小毛看见了他的身影,而两人此时同样是心猿意马,同样是糟糕的心情。而阿宝走进雪芝家的那一段,看得我差点落下了眼泪……
《繁花》经过了两年的创作,经历三个阶段:网上初稿38万字,压到30万字在《收获》发表,后以38万字出单行本。按金宇澄自己的说法,“网络的初稿阶段,我经常感受读者的脉搏:比方写1960年回忆,如网上反应沉默,会引起我注意,于是换一群90年代的男男女女上场,网上就热烈。这并不是迎合读者,我是二十多年的小说编辑,有文学底线,只是我明白一般意义的小说家,也就一个讲故事的普通人,我需要读者——我认为,只有天才,可以无视读者,怎么写都是对的,但天才很少。”
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在2014年1月31日的《锵锵三人行》中特别讲到了《繁花》,称它“写尽中国市井奸谋狡诈与智慧”,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观看。
2014-04-03 22:01: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