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技巧上分类的自对和借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从技巧上分类的自对和借对。

一、自对

自对,又称当句对,在上下联中分别自行对仗,又在全联中两两对仗,可一字至多字自对,也可一次至多次自对。

(1)一字自对。如:

(蕙/兰)并茂葱茏日
(桃/李)争芳烂熳时

上联"蕙"与"兰"自对,下联"桃"与"李"自对。上下联"桃"与"蕙"相对,"李"与"兰"相对。

(2)二字自对。如:

(国泰/民安)臻百福
(山青/水秀)纳千祥

上联"国泰"与"民安"自对,下联"山青"与"水秀"自对。上下联又相对。自对与相对皆为主谓结构。

(3)多字自对。即三字以上的自对,这时往往是词组、短句自对。

如扬州史阁部祠联:

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惜命
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

"不爱钱","不惜命","曰取义","曰成仁",皆为动宾词组自对,上下联又相对。

另外,有短句自对。如康有为题杭州三潭印月联: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霸业销烟,禅心似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月,山青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概更何之。

上联与下联的前两句皆为主谓结构的短句,各自相对。

(4)全联自对。如余小霞集句联:

(天半朱霞,云中白鹤)
(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此联全部由自对的词组(偏正结构)组成。

(5)排比自对。即以排比的形式自对。如武汉东湖联:

(鹄比翼,花颦眉,柳拂裙,)画意更兼诗意
(林蕴幽,水凝碧,山环翠,)东湖不让西湖

二、借对。
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语的甲义(包括某种词性和结构)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它是通过借义或借音达到对仗工整的艺术效果。

(1)借义。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在联中用甲义,而以乙义去对仗,叫借义对。

如纪晓岚应答乾隆皇帝的对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的"东西"就是在用其"物件"(乙义)的意思的同时,借其表示方位(甲义)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

又如王(门字里加岂字)运嘲袁世凯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里的"东西"是以它的丙意,即第三种含义:玩意儿,来借其方位的意思与"南北"相对。

有时,人名也可以用借义来相对。

如赣州八境台联:

云影拥苍茫,八境画图开(北岭)
古今成俯仰,三年官宦问(东坡)

"东坡"即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这里借东坡之"东"与方位词"北"来相对,借东坡之"坡"来与地理类名词"岭"相对。

(2)借音。是借用同音字形成对仗。有时,联中用甲字,实际上借其同音字乙、或丙、或丁。

如兰州河神miao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
又上(黄)河第一桥

借"沧"之音,以其同音字"苍"与同为颜色词的"黄"相对。

PS:以上内容乃好友艮所作,已收藏多年,今天特分享给喜欢对联的简友与我共同学习。


PS:以上内容乃好友艮所作,已收藏多年,今天特分享给喜欢对联的简友与我共同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联的写作技巧(12种) 1、比喻法 比喻法。如: 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
    诗雨丶阅读 1,417评论 0 0
  • 对联的写作技巧(12种) 1、比喻法 比喻法。如: 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
    诗雨丶阅读 6,089评论 0 0
  • 基本每次跟这小兄弟交流都会学到新东西,知弱而图强。 按不同的分类法对联可以分出很多类别的,就对联的形式来分,有意境...
    南山南赋闲阅读 3,677评论 0 1
  • 绝句 唐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
    山水知音公子凌阅读 5,470评论 9 13
  • 上联文为东,下联武为西;上联左为上,下联右为下,相当于过去人们写书信时竖着写从右往左写,贴坐北朝南的大门对联时也是...
    诗雨丶阅读 4,4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