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别人觉得我难相处。”
“我不希望造成别人的困扰。”
“我不想被讨厌。”
“我想保持好形象。”
你是别人眼中的“好人”吗?这些话你熟悉吗?美国心理咨询师Robert Taibbi认为这些是“善良的危险(The Dangers of Being Nice)”,并这样定义了“好人”:
“他们总是为别人设想周到,随时准备伸出援手;自愿承担别人不想接下的任务。他们对别人的感情变化很敏锐,选择退让而不与他人争辩。你甚至难以察觉他有何厌恶。 ”
#你有义务当个“好人”?#
“他真的很需要我!”
“我不能拒绝,不然就没人帮他了。”
当你这么对自己喊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其实都是你自己想像出来的呢?
Taibbi以接触过的来访者为例,他认为许多人富有强烈使命感、把他人的情绪感受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其病根往往源于“自尊低落”。当你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和需要的价值,就会去承担别人的期望(无论这些期望合不合理),靠填补别人的需求来满足内心的空洞 。换言之,看起来是在满足别人的需求,其实是在满足自己“被需要的需求”。仔细想想,那些有求于你的人,有哪些是真的别无他法,非你帮忙不可?还是纯粹知道你不会拒绝,所以才想把事情丢到你身上?
#当一个“好人”为什么危险?#
如果你总是那个好人,那么有潜伏在友好表面之下的心理危险正在侵蚀你,例如:
1. 负面情绪内化
永远善良的人并非没有情绪,而是把负面情绪内化了。所有不满的积累最终会演变成怨恨,伴随抑郁、焦虑的产生。
2. 自我批评
好人很明白,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责备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无法做得完美,辜负了许多人的期待。
3. 无私让你变得自私
当你对别人太好的时候,你会对他们产生同样不切实际的期望 。
“我对他这么好,他也应该要回报我。”
“我之前帮他这么多,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吧?”
而当别人不能满足你的期待时,你可能会变得愤怒和憎恨,无形中也变成一个自私的人。
4. 无法建立良性亲密关系
你和身边人的亲密关系可能缺乏深度。你选择妥协,永远不说出真实感受和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缺乏诚实和亲密感而产生一种无冲突但肤浅的关系 。
5. 你会在懊悔中度日
你会对逝去的机会感到悔恨,后悔去做了别人期望你做的事却没有去做自己想要做的和私情。
当个好人是件好事,但不必奉为教条。比起无止尽的付出,建立明确的个人边界才是首要。毕竟无法好好爱自己的人,别人也不会重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