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我就被封面吸引了。铅笔半笔者的红色山峰,山道上隐隐约约看到有小人,一只飞鸟划过天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很有画面和诗意,但也是非常拗口的题目。听起来像是一本追寻人生理想的励志书籍?
抱着读小说的轻松心情,我开始了一场震撼心灵的阅读之旅。读这本书的体验并不是喜悦的,大部分时间里,我被笼罩在惊悚恐惧、不可思议的感觉中,我开始发现这并不是一本“想象中“的小说,竟然是一个人真实的成长之路。如此的艰难、无法想象。
在阅读的过程中,唯一给我造成困扰的是语言文字,也就是翻译。在一些内容中,明显读出了原文的结构,加上译者给出了一些不是很必要的脚注,直接把未能解决的问题抛给读者,严重影响了阅读的流畅度和体验感,这是美中不足。
作者令人震惊的人生履历是最大的亮点,十七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十七岁走出巴鲁峰在杨百翰大学读书,接着在剑桥留学,最后取得哈佛博士学位。但是,在这中间,作者向我们展现的并不是她有多少聪明才智和与人生起点不成比例的卓越成就,而是她如何通过教育一步步认识自己的成长环境——所谓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在这个塔拉生来无法选择的地方,有精神不太正常(我忘记了具体病的名称)的父亲,有时智慧独立有时弱势顺从的母亲,还有性格不同的兄弟姐妹。家庭有家庭的秩序与规则,这是塔拉在前十七年中一直接受的“教育”,然而这套规则是巴鲁峰一个小农场家庭的规则,是否有人会想到,也许这并不是世界运行的法则?当然有,塔拉的哥哥是,塔拉也是。让他们注意到这些差异的,正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接触,以及接受教育。
令我特别感动的一点是塔拉对信仰、宗教、家庭的认识,矛盾的、渐进的。她通过在大学中的研究宗教,从而了解父亲的“信仰”;通过学习历史来判断父亲口中所谓的“事实”和“观点”。这是教育给她的力量。
由此想到了另一个事儿。近几年特别流行让原生家庭“背锅”。许多人在无法解决自己面对的工作、学习、人际、生活等问题时,纷纷归罪于原生家庭的问题。从个人体验来讲,原生家庭的确对一个人的成长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是在我看到塔拉如何挣扎着“飞出”巴鲁峰,就突然想明白了一句话:
当我们意识到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问题了。
原生家庭的影响固然不可磨灭,但是,当我们在有充足的认知后,能够勇于面对原生家庭的那一刻起,原生家庭的魔障就被破除了。之后的埋怨,则是对责任的推卸,是对自我的逃避。
我很喜欢这本书,推荐给每个想要通过教育改造自我的人。
舒予灯 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