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有孩子,你终将面对这个问题。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不是问题,因为答案是现成的“人家孩子,都上幼儿园啊”。
为什么?答案也很简单,人是群居动物,需要让自己属于一个族群、集体或组织才会感到安全,否则就会感到孤独、无助。
任何群体都会有些看得见、看不见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潜规则,要融入这个群体,你就要接受这些规则,至于这些规则对与错、好与坏不重要,因为群体中所有人都接受。
多数人判断一件事情,很少用自己的脑子,大多数喜欢听别人说,看别人怎么做。“人家说不好”“人家都这样啊”就是盲从文化的标志语句。
所以,孩子上不上幼儿园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就是,“人家孩子,都上幼儿园啊”。
当然,也有经过“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在幼儿园,会有各种各样不同性格的孩子。只有在相处中,才能学会怎样交朋友;交往中遇到矛盾怎么处理;遇到不顺心的事怎么疏解情绪。”
这是理想状态,也是我希望的。可这需要一件重要的东西—责任心,幼儿老师的责任心。问题是现在“责任心”是普遍存在的吗?众多曝光的,没曝光的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恶劣事件后,还奢求“责任心”?怕只能祈求不要伤害自己的孩子吧。
3-5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时期,成年后,当我们取得某些成就时,可能会回忆起高中、大学时某老师对我的的关心和辅导。其实影响你性格形成的可能是3岁时陪在你身边的父母、爷爷、奶奶等,如果你上幼儿园,那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幼儿园老师,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以至于成年后你完全想不起也意识不到。
一个在人前表现得非常专业的幼儿老师,背地里会如何对待你的孩子?亲生父母都可能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动怒甚至责打孩子,陌生人会永远和颜悦色的对待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吗?作为父母你愿意让一个陌生人去影响你孩子性格的形成吗?
不上幼儿园,最让人诟病的一定有这一条“导致孩子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差”
所谓人际交往能力就是社交能力,多数人理解或希望的社交是在某一时刻,你遇到困难时,有人会帮你。帮你?你想多了,没人会帮你。
社交的本质就是互相利用,你对他人有利用价值,你需要他的帮助时他才会帮你。有句很流行的话“你没有实力,认识谁也没用”。我亲身经历,遇到挫折时,没所谓朋友会帮你。我很幸运最终我母亲帮我解决了问题,呵呵,也有父母推脱不管的。
所以,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学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起门来修炼自己的本事更重要。做一个对别人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在有需要时利用别人。
人活着不易,开心、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少。我希望我的儿子这种日子能多些、久些。
如果不按所谓常规、常理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困难,我希望这个人是我。我不能也不愿把可能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情赌在一些陌生人身上。
有一天他有自己的思想了,我会尊重他的选择,因为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承受结果。
古人为师讲究“道成肉身”可以为自己的理念去死,现在教伦理的生活中不一定按照自己教的伦理为人。教书只是饭碗,和理念无关。你愿意把自己孩子这么重要的人生阶段交给一群这样的师者吗?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责任心的、善良的、正直的人很多很多,但不会全部人都是。你愿意赌吗?我不愿意。
有人会说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我同意,但我要尽可能减少被噎的可能。
在孩子未成年前,能为孩子做出选择并为结果负责的只有父母,所以在孩子上不上幼儿园的问题上,我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