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螺,赛过鹅。
清明之前,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息养生,此时的螺蛳肉丰满、细腻,是一年里最鲜最美的时候,比“肥鹅”还要鲜美。
我从未长居过临海城市,算是个正宗内陆人,对于海边各种“螺”,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唯独螺蛳,每年清明前必放肆吃上几回,总是吃到家人开始提醒:差不多了,螺蛳性凉,等会胃又要痛了。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筷子。
老公爱螺蛳下酒,所以清明前总会积极地做几回炒螺丝。做法也简单。菜场买回来两斤新鲜螺蛳,老板都会提前将螺尾剪掉,先在清水中养着,再在水中滴上几滴香油。一段时间后,螺蛳壳里的脏东西,或者影响口感的小螺蛳全都吐了出来,吃起来干净多了。
开炒!说是炒,其实是焖煮螺蛳。一般都会放少量油,油热至八分热时,放入豆瓣酱、姜片、蒜瓣和干辣椒煸出香味,再倒入螺蛳干炒,然后加料酒、老抽、酱油、白糖、精盐以大火不停翻炒,调成中小火,加水盖上锅盖烹煮。最后,撒葱花出锅,那叫一个鲜香味美。
吃螺蛳,是有讲究的,根据水平,我给评出不同的段位。
有的人,吃螺蛳要用牙签,是青铜级别。这样的人一般是外地人,吃螺蛳还不习惯,用嘴是怎么都吸不出来螺肉的,只能上牙签,将螺肉戳中,再挑出。最开始我也是属于这种。
后来,我慢慢上升成白银级别,那就是不用筷子,只用手,学会了先“嘬”螺尾,让螺肉贴紧螺尾,再反过来吸螺口,十有八九能成功,偶尔遇到一个顽固不化的,放弃了,再不想拿起牙签。
像大学同学阿柯那样,是我羡慕的最高等级,黄金段位。她能用筷子精准地夹起一螺蛳,一夹一个准,不会滑不会掉,先对着螺尾“嘬,嘬”两下,再掉过头从螺口使劲“嘬”一下,螺肉到嘴了。整个过程只用到筷子和嘴,手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更妙的是,整个螺蛳壳里的汤汁随着螺肉一起吸出,那个鲜美!
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起,只听到个个嘴巴对着田螺口“嘬、嘬”的吮螺声,伴随着一股美味的汤汁,一团螺肉就吸入口中,鲜香美味溢满舌边齿间“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肴均不及。”
每次吃螺蛳,我都有件最怕的事。
那就是,吃完一大盘鲜嫩多汁的螺蛳,快大功告成时,突然吮到一颗臭螺蛳!虽然几率很小,但是总有这样的可能,那个扫兴啊!满嘴的馨香突然被臭味填满,太郁闷了!
前几天,老公又烧螺蛳,为了防止有坏螺蛳混杂,他下了狠手。浸泡螺蛳时,将那些螺蛳盖闭紧的,管他死还是活,全给挑出来扔了,反正,剩下的螺丝盖打开透气的,都是鲜活的。稍微浪费了些,不过,保证了鲜美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