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作为要收敛,才能保持最后的回旋余地

《甄嬛传》里的年羹尧,在雍正初年权重位高,远在众臣之上。年羹尧是雍正得以继位为帝的功臣,所以雍正把整个西部军政大权交给年羹尧执掌。后来,年羹尧又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雍正帝封年羹尧为一等公爵。

年羹尧平定青海,西藏之后,奉旨回京。一路上年大将军抖擞威风,所过之处,凡供帐稍不如意,不论文武百官,轻则捆打,重则砍头示众,一路骚扰到京郊。雍正率领百官前往亲迎。君臣礼毕,雍正传令为年羹尧接风。当时正值六月天气,数万兵士全身盔甲,挺立在烈日下,雍正见了深深叹服年羹尧治军之严。为了表示自己对将士的仁慈厚爱,下令传旨三军,卸甲散队休息,以酒肉犒赏。但圣旨连宣了三遍,众将士都纹丝不动。皇上便对年羹尧说:“天气炎热,大将军可命众军士卸甲休息。”

年羹尧从怀中取出一面小旗,交给内侍,内侍轻轻一晃,众将士立刻卸甲悄无声息的退下了。雍正见了不觉大吃一惊。心想若此人往后若起了异心,造起反来,众军士对他奉命唯谨,如何是好?

从此,雍正对年羹尧处处小心提防,一心一意要至他于死地。但表面上还是对他恩宠有加,格外器重。不久,年羹尧向雍正辞行,雍正思量再三决定暂时不动手,待以后寻找机会再作处置。

雍正是一个心思非常缜密的人。年羹尧以参与夺权密谋而身居高位对雍正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压力,后来又手握兵权,日渐骄横,雍正更不能容忍。所以雍正后来搜集了年羹尧不法证据92条,将年氏家族杀的杀,充军的充军。叱咤一时的年羹尧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人们常说“枪打出头鸟”,如果太过冒尖,自然就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特点之一。

荀攸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他很懂得收敛,懂得隐藏锋芒。

荀攸受命军师之职以后,跟随曹操征战疆场,筹划军机,克敌制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军阀割据,以臣谋主,盗用旗号的事情常有发生,更有一些奸诈小人,专靠搬弄是非而取宠于人。在这样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曹操固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略有离心倾向的人,却从不犹豫和手软。

曹操有一段话很精辟的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可见荀攸平时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十分注意,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越功勋却守口如瓶,从不对人说起。

荀攸的处事方略,虽有故意装傻之嫌,但效果却极佳。他与曹操相处二十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没有一处得罪曹操或者令曹操不悦的。后来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苦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被赞誉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

孔子提出“有余不敢尽”并不是说有力量不贡献,或者有智慧不发挥,那是“不及”,而是说不要“过”,要“中”,以确保太平。如果发现自己有过人的能耐,那最好收敛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最后的回旋余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说的关于荀氏的最后一篇,一直没有写,今天补上,哈哈。 在看荀彧,荀攸传记中,看到最后二人去世的时候,发现二人...
    苏二读书阅读 1,931评论 6 14
  • 逾越千山万丈, 怎能忘却家乡。 策马扬鞭, 心中仍是忘不去的牵肚挂肠。 英勇战场, 只为家乡净土安康。 刀刃之上,...
    液体君Liquid阅读 236评论 0 3
  • 世界很大很精彩,不要放弃探索这种世界的可能性,生活不止是上班一潭死水,还应该有梦想有追求。 我想要过的是每天起床都...
    小Jelly阅读 185评论 0 0
  • 关键点,鼠标的位置是不动的,其他位置 的缩小是跟据鼠标左边的宽度与总宽度的壁纸来计算的数值方向是根据鼠标距离上边高...
    小飞侠zzr阅读 4,029评论 0 2
  • 0x0 图书阅读 《量化交易:如何建立自己的算法交易事业》 作者编程基础较弱,大量示例,内容略微有些拖沓,但是可以...
    黄祺pinqy阅读 9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