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乡边小路上瞎溜达忽然偶遇一朵盛开的野蔷薇。
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感觉差不多,就这么偶遇了,都挺惊艳的。
上下两册,看第一本的时候并不知道它还有个2本,所以上册结束的特别突兀,以为未完结就出版了,忽然看到评论区才知道还有个下册,总算是有始有终。
全书包含几个小故事,节奏挺紧凑,开篇先抛出个悬念,然后在穿插的情节里一点一点串联和铺垫,最后整合成一个大故事,细节处理的都蛮好。
当然,也是没想到竟然是个双男主的刑侦系列小说,还挺意外的。
沈严VS程晋松,一个重案小组的组长搭档一个法政组的组长,强强联合,般配又完美。
只是意外最后陈东VS李光北,一个沉稳的老刑侦转路检察长,一个背了整本书的嫌疑最后洗清疑点的大家族继承人,年轻、狠决,脑子聪明,手段凌厉,妥妥一个有钱有势还有脑子的霸道总裁范儿。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希望它只是个铺垫。
吸血鬼影:这个小故事真是太似曾相识了,心理罪的电视剧里好像拍了原本,医疗事故人为造成的卟啉病患者是个年纪尚小的可爱男孩,母亲因此抑郁成疾自杀身亡,父亲不堪生活压力也去世,哥哥在国外学成回国后开始一系列的报复行为。。。
无尽深眠: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画家,终成一个心理变态的杀人魔。所以搞艺术的人,其实多半还是靠天赋的,偏门左道,顶多也就是一时吸引眼球,总归成不了气候。
夺命诅咒:这个事故设计的还挺巧妙,鹏程地产的老总有个长子,还有个私生子,有钱的老板总是风流成性,所以还有个连自己也不知道的私生女,于是有了“有情人终是兄妹”的悲剧,长子以此为胁迫,逼迫私生子放弃继承权,在私生女自杀后,这个私生子联合一个江湖道士成了一系列玄玄乎乎神神叨叨的报复行动。
年关辑凶:刨锛案的凶手大概是个失业的律师,因为做伪证被吊销了律师资格证,心理扭曲,报复社会。中间穿插了一个模仿作案的,死者是一个运输公司的小老板,因为孩子读的大学在开发区的郊区,校门口路灯都没有,又临近运输公司,经常有大货车事故后逃逸的情况发生。后来的遇害者还有开发区的区长和路灯管理局的局长,一个死在私会情妇的路上,一个死在洗浴中心的卫生间。
盗墓笔记:线索错综复杂的全面展开,小说一开头交代沈严因为属下赵刚的死亡而被调职,嫌疑人是李光北,当地大势力之一,另一个属下伪造了证据,送检时被沈严发现,抽出证据,案子败诉,李光北无罪释放。这个故事由一场地震发现一个死亡五年的尸体而引出,死者是一个历史系热爱考古的学生,在追查此案开始,李光北跟沈严做交易,内容是查清凶手后就用赵刚死亡的真相做交换。李光北的形象从这里开始慢慢转折起来,一路反转直上。死者是挺有才的一个学生,四处探险考察,有很多发现,最后因为想继续探险将之前的考察资料卖给了另一个同学,买资料的这个孩子功利心很重,借助买来的文献资料开始发表论文,将这些成果据为已有。李光北交换的真相是不断给出的警局有内鬼的线索。
联合锄奸:李光北给的第一个线索是沈严原单位上一年度应该销回的毒品,让沈严知道警局里面有内鬼,第二个线索是交代了爱考古的那个男孩的关系,因为他在被害前有个女朋友,被害后这个女孩儿生了个孩子,在黑警保护的黑社会分子魏远的公司里负责海运登记的工作,李光北用了半年的时间策反了这个女人,用沈严查出的凶手作为策反的筹码,在最后一击中提供了运毒的货箱号,让陈东抓了个现场。最后内鬼是一个前文中并未过多提及的老警察,作者不忘在结束时再来个反转,即将结案时最后一个漏网的宣传女警也落网。
情节还是蛮跌宕起伏的,沈严在刨锛案模仿的那个凶手制作了炸弹企图在公安局会议厅引爆时受伤,命悬一线,程晋松在最后和宣传女警的博弈里身中数枪。。。
感情线描述的并不多,大概也是因为此,所以才偶遇的着~
从来都如此,小众的东西,还是进不了主流的圈子。
就像成为主流以后的德云社,综艺很主流,影视剧全面开花,弘扬国粹京剧吧,即使有了如此空前的地位和话语权,但也只能适应主流的圈子,说主流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