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还给学生--关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考

        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我们的教学中仍然运用旧式的教学模式去讲课。在课堂上教师一味的去讲,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师虽用心去备课上课,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课堂上也详细地进行了讲解,但每次测试下来,学生的成绩依然不理想,教学效果一般。究其原因,课题效果不佳,课堂并没有达到高效课堂,甚至有些课堂成为无效课堂。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没有时间去消化老师讲授的知识,更别说巩固知识了。新课程的设置,更多地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的是任务教学,通过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知识.

       

那么,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呢?

        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可倡导"学、讲、练”模式,先让学生自生学习(可以布置成学生的预习任务),然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可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在此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国训练。这样的课堂上既有教师的讲,更有学生的学,而且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就多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体现出来了.

       

在自习课的利用方面。

        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自习课上就放任学生,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加强督促。自习课要给学生定任务,要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干什么,要明确,不然一节课学生一会做这,一会做那,没有目标,自习课的效果就没有了。因此,自习课教师要明确自习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习,效果就出来了。

        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自己主动去学。刚开始个别学生可能还需要教师督促,但一旦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2023年11月14日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