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生本教育本质特征。如何做到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师本教育”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好坏,教师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学生学得好,是教师会教,功劳归教师;学生学不好,责任全在老师身上。这种本末代倒置的师生位置,严重压制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堵塞许多学生成才的道路。生本教育主张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教师观念更新是前提。把课堂还给学生,对每位老师来说,一定要改变传统观念,了解学生生理、心理,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方能达到预定的课改的目的。变被动为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由“供应式”向“超市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学习要从哪些学习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要自己有主意、自己做主,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教师由“注入式”向“发动式”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而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价值观。当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掌握科学方法是关键。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我们应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古人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生本教育就是要注重知识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是有用的。避免学生为学而学,学无目标,枯燥无味。
要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首先必须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明确,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
第二把握环节让学生会学。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首先,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授课与解释,与学生自学、讨论、发言、实践、操作的比例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展示。其次堂是班级所有学生共有的学习场所。把课堂还给学生者,应面对全班全体学生,实现分层教学,以优秀的学生带动一般的学生,教材的要点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学生相互启发,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提高。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爱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比如课堂里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待优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展示的机会。再次,教师要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做到老师讲与学生动脑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与室外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