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被妈妈吼叫作业刷屏了。
没有最大声,只有更大声。
为什么吼?
吼作业拖拉,吼作业粗心,吼作业不专注……
吼完作业,吼考试,考试粗心,
考试考的差,考试没达标……
什么时候吼叫最频繁?
开学后,考试后……
只要一开学,瞬间亲妈变后妈,古称六亲不认,现代有娃不认。
再加上各种怀疑,是不是亲生的,到底长的像谁?智商跟谁?眼瞅引起婚姻破裂的赶脚!
我家也经历过这个吼叫期,
孩子刚上学时,
满以为凭借他爸的智商,
孩子虽当不了学霸,
但轻松跟上班级平均水平那是绝对的没问题。
结果是两个字形容:“费劲”!
没想到这么费劲!
人家平均识字五百,我们五十,
差了一个数量级!
拼音记不住,分不清,拼不对,
导致早读大家读书,他跟着混!
数学作业不识字,
看不懂,做不了!
各种焦虑,
伴随着每天孩子放学回来,我的各种吼叫。
最后吼叫不够,
外加摔书摔笔,摔本子。
再后来发展为边吼边摔边撕。
还好及时刹车,
是因为有一天我突然发现,
孩子一看到拼音先说他永远也学不好,
还说自己太笨。
别人都会他不会。
我发现吼叫的结果,
是孩子不仅没有任何进步,
反而越来越差。
我才突然意识到我已经给孩子贴上了学不好拼音,
记不住字的标签。
为了这个负面的标签,
我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让他重获信心。
代价之大,教训之惨痛,
也让我后来一直引以为戒。
贴标签容易,撕下它可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吼叫不管用呢?
首先从情绪的角度,
人在情绪中通常不能理性思考,
那么孩子在被吼叫一通之后,
两个结果,一是生气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
做作业不错太难了,
二是没反应,要不是孩子被喊皮了,
就是把愤怒压在了心里。
于心理生理都没好处。
其次是暗示的作用。
别小看看似无关紧要的几句话,
比方说,有的妈妈经常会说我孩子内向,
或者我孩子不爱说话,
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内向,
越来越不爱说话。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出去,
碰见熟人时,总说我不爱叫人。
我当时都记得我的感受,很生气,
心里就想:你都说我不爱叫人了,
那我就不叫了。
越不叫就越叫不出口,
周围人也都认为如此。
那么妈妈们对于孩子写作业这件事,
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不吼不叫呢?
我有几个小经验分享下。
第一,妈妈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
有人会说 :妈妈情绪良好跟孩子写作业有什么关系呢?
举个例子说明:比方上班族妈妈,
在单位如果工作顺利,
又受老板嘉奖鼓励,工资奖金翻倍,
那她回到家心情一定是。
孩子写作业时如果犯了同样的错误,
她今天就不容易发火吼叫。
保持好情绪的方法有很多:
你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参加体育锻炼,
如果还不行,
那就来妈妈V帮的互助会和读书会,
定期地吐吐槽释放一下,
你的心情也同样会美美哒;
再顺便听听别人的经验,
学会不吼不叫也能让孩子好好学习的技巧,
那收获可是双倍的啦。
第二,紧密团结,并且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
比方说老公。
我家孩子的学习原来是我全权包干,
现在分给老公一部分。
我俩提前商量好,
互相督促不发火不吼叫。
见到有吼叫的苗头,
互相及时制止。
还有个前提每次辅导只有一个人陪。
眼不见心不烦,
老公辅导时,我没参与过程,
自然就能接受,
还能起到阻拦劝阻的作用。
第三,设置游戏环节。
我们现在使用番茄时间管理法。
每25分钟休息5分钟,
这5分钟进入游戏环节,
枕头大战,弹簧操,
披萨香喷喷(都是每周四妈妈互助会中学到的小游戏)。
既发泄了情绪,
还能看到孩子可爱的一面,
此刻孩子一定不会怀疑你不是亲妈啦。
第四,家庭会议时间。
我们定期会召开家庭会议,
可以是家中任何一个成员发起。
会议主要内容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然还有其他需要商量的重大事项。
原则就是不批评,不评判。
在会中每个人会坦诚说出,
其他家庭成员做的不好的地方,
或者自己觉得自己有问题的地方,
并且提出改正方法。
第五,跟孩子商量好,当有情绪时的互相提醒方法,
并彼此监督。
通过这种方式,
也能让孩子明白发脾气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比方说我们家提醒暗号就是“番茄”。
总而言之,有情绪是正常的,
重要的是找出解决的方法。
毕竟身为人父人母,
除了让孩子学习好品德好之外,
解决问题、管理情绪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你还也有不吼不叫的好方法,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补充。
不吼不叫,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