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yl Sandberg的《向前一步 LEAN IN》畅销很长一段时间了,之前在朋友圈看过很多朋友在读这本书,而我一直没有买回来看的冲动。
前一段时间和一些前辈聊到我职业规划上的事,中间谈到了职业生涯中“导师”一角的相关话题。反思自己进入职场以来的一些阅历,很庆幸有遇到对我影响和帮助都很大的职场导师。
工作到一定的年限之后,事业上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分叉点,所以自己也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位职场女性,是否真的能像一名职场男性那样去规划自己的职场之路?”在此之前,我确实是一直在忽略自己性别地去规划自己的职场方向,但当开始有了这些杂念干扰之后,我就特别渴望此时能有一位女性前辈能为我指点迷津,然而此时我的那位“女神”并没有出现,于是我寄望于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多才多艺、视野广阔、深具洞察力,以前听过她的一些演讲,喜欢她的真诚、幽默、勇敢。没让人失望,她的文字就如同她的为人一样幽默有趣、充满积极向上的正向感染力。
《向前一步》中有很多Sheryl提到的人生阶段我尚未经历,读完之后会有憧憬。同时我也正在经历书中提到的一些职场阶段,因此,再次体会到一种“正当时”的阅读体验。我们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向外界寻求一些方向上的帮助,有时是通过导师、有时候是通过电影,有时候是通过阅读!感觉自己挺幸运,总会在最恰当的时候,遇到合适我的精神食粮。
Sheryl的这本书在很多方面提供给了我一些行为指导和反思。
印象很深的一些摘录是:
1、 如果没有恐惧,我会做什么? 我先是停下来思考了我的恐惧是什么?我尝试着去繁为简地思考那些让我烦心的事情,然后,放手去做。
2、 谈判成功的目标是既要达到预期,又要继续让别人喜欢自己。女性可以通过将这两个目标结合到一起,来提谈判的成功概率。首先,女性给他人的印象应该是有亲和力的、关心他人的,要有‘恰到好处’的女人味。
3、 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地化
4、 在我加入脸谱网不到6个月时,扎克伯格和我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工作总结。他告诉我,想要“赢得每个人的喜欢”这种想法会阻碍我的发展。他说,当你想要让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而如果你去取悦每个人,你就不会获得充分的进步。扎克伯格说得很对。
5、 “职业生涯是方格架,而不是竖梯”,竖梯会限制人的行动——要么往上爬要么往下退,要么站在梯阶上要么跌下来;而方格架能让一个人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要爬到梯子的顶端只有一种方式,但要爬到方格架的顶端则会有很多方式。方格架的比喻适用于每个人,尤其适合那些处于事业初期、转行阶段、由于外部障碍止步不前,或休息一段时间准备重新进入职场的女性。和僵直的梯子相比,女性若能够走出一条时上时下、迂回曲折甚至偶尔会误入死胡同的独特路线,才会为自我实现提供更好的机会。此外,方格架可以为更多人提供更宽广的视野,而不是只有那些站在最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在竖梯上,大多数攀爬者都不得不盯着上面一个人的屁股。
6、 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7、 我首先考虑的是一个公司快速成长的潜力以及它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工作职位的头衔
8、 女性需要转变思路,不要总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而要去想“我想做,而且我可以边做边学”。
9、 真诚的交流
10、 当传达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时,通常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
11、 倾听,与说话一样重要
12、 我们可以试着去猜测对方的想法,但直接询问会更加有效。得到确切的回答后,我们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避免出差错。
13、 “我怎样能做得更好?”“有什么是我正在做但实际上我并不太懂的?”“有什么是我没注意到而导致我没有做好的?”提出这些问题会对你有很多好处。相信我,事实真相会带来痛苦。尽管当我收集到了反馈,任何批评的声音听起来都那么刺耳,但知道真相的痛苦总比蒙在鼓里的快乐要有益得多。征求他人的建议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14、 幽默是个相当神奇的工具,它能让我们用友善的方式传递真实的想法。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最常被用来描述高效能领导者的词竟然是“幽默感”。
15、 不管男女,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受到情绪的驱使。分享自己的情绪、承认情绪的作用,去面对它、接纳它,这会让我们更好地工作,建立更顺畅的人际关系。
16、 真正的领导力来自于真诚的表现,以及不太完美的个性。
17、完美主义是我们的大敌。
18、生活总会有点儿乱,但拥抱这样的混乱吧;生活还会有点儿复杂,在复杂里苦中作乐吧。事情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有惊喜是好事,不要害怕,你随时都可以改变主意。
科技进步也在改变着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办公的传统,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即时办公及远程办公。尽管很少有公司能够提供像谷歌和脸谱网这样灵活的工作制度,但一些行业也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不幸的是,通过观察出勤次数而非工作结果来判断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还在持续着。所以,许多员工更关注自己在办公室里待了多长时间,而不是如何尽可能高效地达成工作目标。如果把焦点转移到工作结果上,就会让员工个人受益,公司的运行效率也会更高、更有竞争力。
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将军解释说,他脑子里的领导者形象不是一个成天泡在办公室、不顾自己行为对员工影响的“忙个不停的怪物”。他解释说,“在我做过的所有高管工作中,我都试着创造一种倡导专业精神、高标准严要求的氛围。当必须完成一项工作时,我会期待我的部下鼓足了干劲儿工作。如果不是当天必须完成的,我就希望他们能正常工作,正常上下班,回家陪孩子们玩耍,享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有空的时候读一本小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做做白日梦,让自己劳逸结合。我希望员工在工作之外拥有自己的生活,我给他们薪水是基于他们的工作质量,而不是工作时间。所以,我创造的这种工作氛围通常会取得最好的工作业绩。”
这本书一定程度上从女性导师的角度给了我很多指导,Sheryl在《向前一步》中用了一章的篇幅写下了她对职场人士,特别是职场女士“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导师”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总结,其中也分享了好几个她的亲历案例,这一章内容收获颇多。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年轻人苦于找不到导师、或者盲目的寻找导师,但其实导师与门生之间的关系,是有一些天然客观的规则存在的:
研究显示,导师对门生的选择基于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潜力。人们会本能地投资给那些才华出众以及能因资助而真正受益的人。在被指导者能善用时间、真心接受反馈时,导师会继续为之投入。这种关系可以发展为友谊,但仍然是以工作与职业关系为基础。Sheryl认为事实上不是“找个导师你就能变得优秀”,而是“脱颖而出,你才会得到一位好导师”。
如果你想立刻引起某人的注意或兴趣,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只有在你做好充分的准备时才有可能做到。如果一开始就问“脸谱网具有怎样的企业文化”这类含混的问题,提问者表现出来的就不是对这家公司的兴趣,而是无知,因为已经有大量资料给出了这类问题的答案。这说明求职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尤其重要。
指导关系对双方的好处常常胜于表面现象,尤其是当双方都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时,被指导者得到的帮助更直接——包括得到有用的信息、被同事们广为认同、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等,导师也会从中受益。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证明,我们的内心是非常渴望参与互惠行为的。人类报答他人的义务感在所有类型的社会中都有切实记载,并且经由它支撑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导师与被指导者的关系也不例外。若方式得当,每个人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很少有导师能够花大量的时间去手把手指导门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必须应对自己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情绪积极、准备充分的被指导者会让他们眼前一亮。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导师面前,被指导者应该避免过度抱怨。占用导师的时间并希望自己的情绪得到认同,也许会在心理调适上有所帮助,但最好还是多关注怎样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大多数处于指导地位的人都很擅长解决问题,那就给他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发展潜力很大的女性感觉很难去寻求帮助,因为她们不想让自己看上去无计可施。对下一步没有把握,这是再自然不过的感觉了,这种感觉也一直跟随着我。征求他人的意见并不表示你软弱,这反倒能够成为你找到前行道路的第一步。
最后引用杨澜的推荐序中的一句话: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优先考虑,因此不能苛求每时每刻的完美。
Sheryl说:“完成,好过完美”(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书摘补充:
Sheryl:
我从没说过自己能每时每刻都保持平和的心态,或是完全集中注意力,我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每次我都会先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完人,之后再确定在家里和在公司时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于是心情就会好很多,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很可能还是个更好的母亲。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詹妮弗·阿克尔(Jennifer Aaker)的研究显示,设定一个可达到的目标是幸福的关键。我们需要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要以可持续、可实现的计划为目标。我们需要问的不是“我能做到一切吗”,而是“我能不能做到那些对我和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而且,在圣帕特里克节穿不穿绿色衣服都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我必须为成功下个定义,那就是:成功,是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并且接受它们。记者玛丽·柯蒂斯(Mary Curtis)在《华盛顿邮报》中指出,为任何人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议就是:“女人和男人都要放下负罪感,即使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没什么奥秘——带着你已拥有的、尽可能地去努力。”
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真诚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向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网上的观众)宣布,我根本不能做到一切。帕特说得对:接受这个现实,并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