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楼话心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1—
今天读吴和鸣老师的专栏,里面提到梁启超先生在近100年前写的一篇演讲稿,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先生在里面着重强调了情感对行为的巨大推动力。
看完之后,我也发出了和吴老师同样的感慨——原来100年前就有人把这个奥秘说清楚了!
—2—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这既是一句网络流行语,也是现代人的一个流行病。很多前来咨询的来访者都会为此深深苦恼自责。
“我知道应该早睡,但我就是放不下手机。”
“我知道工作还没有做完,但我就是忍不住要刷抖音。”
“我知道要锻炼,但我就是躺在床上起不来。”
还有一些来访者会用一些毒鸡汤般的“道理”来自虐。当我们谈到他的一些歪曲信念,比如总是忽视自身客观条件,为自己树立极尽严苛的目标时,他就会说:
“但人就是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呀,人只有更自律才能变得更好呀。别人做得到,我也应该做得到啊!如果我降低目标,岂不是放纵自己?”
然而,尽管在讲道理时振振有词,他们的行动却完全与计划南辕北辙。最终又会陷入新一轮的强烈自责与内疚。
—3—
其实只要停下来反思一下,就能跳出这个怪圈。
在现代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明白道理,已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人只需要获得相关知识,明白相关道理,就能做成相关事情,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变成全能选手?
为什么有些人能做到,而有些人没有做到呢?并不是懒惰、缺乏意志力这么简单。
当你深入了解那些所谓拖延症患者的内心时,你会发现他们是极其痛苦的,他们常常为自己的拖延深深自责,甚至在心里用“垃圾、废物”这样的恶毒词语来辱骂自己。他们很想获得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前文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稿里,就已经揭示了答案——情感才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那些拖延症患者之所以无法迈出行动的步伐,正是因为仅仅理解了道理,却忽视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换句话说,“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正是理智与情感的脱节。理智在讲一件事情,情感却在讲另外一件事情。
理智在说:“你该早点睡了。”
情感却在说:“我上了一天班,晚上才有这么一点儿个人时间,实在不甘心去睡。”
理智在说:“工作还没做完呢。”
情感却在说:“今天早上才招了老板的白眼,现在一提起工作就想起那副恶心的嘴脸,实在难受。”
理智在说:“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情感却在说:“我这么胖,去外面运动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况且要是半途而废又会遭人嘲笑。”
你看,情感部分如此不情不愿,你又怎么有动力去行动呢?
所以当你面对一件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到的事情时,干脆停下来,认真的与你的情感沟通一下,听听它在说什么。如果情感十分抗拒,你不妨试着安抚一下它。比如:
“我知道你很想有自己的时间,但如果因为睡眠质量差而导致工作效率变低,那自己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不如养足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我知道老板今天很过分,但你更不应该因为他而影响自己的工作表现,这样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虽然运动会招来很多人的目光,也会有很多的挫败,但如果不开始就会永远失败,开始了才有成功的机会。”
当你的理智与情感达成了妥协一致,你的行动效率和精神状态都会得到大大提高。
当然也有一些潜意识情感光靠自己是无法察觉的。这时也不妨走进心理咨询室,与咨询师一起探索一下内心的秘密,挖掘出自身的能量源。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