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
今天学习王阳明心学,宽心篇,第一节“欲修身,先养心。”摘文: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能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那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我想确实,如此。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世界本来很简单,只是人心复杂了。虽然“心外无物”的看法与唯物主义观点相悖,但王阳明关于人得内心去寻求真理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的心思会呈现在其外在表征之中。如此推敲,人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征,则多为其复杂内心的反映。按照王阳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一定的规范或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则要从其内心入手,而不是人心之外的事物。只有当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起外在的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善的一面。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验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便知道理应如此,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
看到这,我反观自己最近的状态,浮躁、焦虑、自卑,仿佛就像王阳明说的一切源于内心。我被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深刻的影响到了。为什么能够那么容易被影响,主要原因自身心理还不够坚定,不够强大。那么修心难吗?好像很难,又好像不难?我越来越发现这样的定律,很多的事情其实都不难,难的是在坚持!
比如“修心”这件事情,我们需要花一生去琢磨。难就难在这个“一生”。“修心”需要你日日更新、时时自省,不断清除内心的污垢。这是一件需要持续性坚持的事情。
我想 “修心”到最后,是让自己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当我们都能够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我想我们对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冲突和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