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要和大家谈谈Leadership。
3月7日,小澡哥向大家说明了一个管理的基本道理:“没有管理学,只有管理”。也就是说,没有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只有一个叫做“管理”的研究领域。今天,我给大家同理证明一个道理:没有“领导学”,只有领导力。
没有“领导学”
在图书市场上有很多名为《领导学》的教科书,其中不乏译著。我随手从书架中抽出三本书为例。第一本是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导学》(也有版本译为《领袖》),英文版是Leadership(领导力);第二本是加里·尤克尔的《组织领导学(第七版)》,英文版是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组织中的领导力);第三本是芭芭拉·凯勒曼编的《领导学:多学科的视角》,英文版叫Leadership: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领导力:多学科的视角)。我认为,上述三本书的译名都是值得商榷的。Leadership应翻译成“领导力”,“领导学”是误译。
权威的韦伯斯特词典对leadership有四个解释:
领导者的职位;
从事领导的能力;
进行领导的行为;
领导者群体。
在管理领域中,我们用的最多是前三个释义:领导者的职位、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可见,Leadership没有领导学的意思。换言之,只有领导力,没有领导学。
领导学者是“领导力+学者”
与“管理+学者”一样,尽管没有领导学,但我们有领导力学者。具体理由与“管理+学者”的论证过程类似,本文不再详叙。
领导力是扎根于实践并从实践中萃取真理的人类活动。研究“领导力”,目的是更好地促进领导活动的实践。要“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更真实地还原复杂的领导力现象,需要进行多学科、全方位和多视角的研究。
比如,芭芭拉·凯勒曼编的《领导力:多学科的视角》、本尼斯和雷瑟姆的《超越领导力:经济学、伦理学和生态学的平衡》是从不同学科解释领导力现象的重要努力。韦尔索、麦考利、鲁曼尔德编的《CCL领导力开发手册(第四版)》是业界公认的领导力开发方面的经典之作。斯努克、诺瑞亚和库拉纳编的《领导力教学手册:知识、技能和品格》从知识、技能、品格和情境四个方面探讨了领导力教育及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大卫·V.戴、安东纳基斯编的《领导力的本质(第二版)》深入探讨了领导力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梳理了领导力的主要流派,反映了领导力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中国内地领导力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国内研究领导力的学者中,我认为刘澜和肖知兴的研究最富有启发性和实践价值。刘澜是一个多产的管理学者,他提出的“临床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领导力十律》《领导力:解决挑战性难题》代表了他目前研究领导力问题的最高水平。肖知兴以《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闻名于世,《以热爱战胜恐惧:中国式领导力发展大纲》从现象、理论与实践三个层面阐述了他对领导力的理解,肖的文笔流畅,文章读起来有酣畅淋漓之感。
领导力是一门人人都想要修炼的学问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创新加速了各个领域的变革。在过去二十年的中国,变革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在不确定的年代,领导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一个人人都需要提升领导力的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场所,“做个普通人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在这个加速变革的新时代,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都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即“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世界格局的重塑、地球村的生活、商业环境的动荡、个人潜能的释放、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等等,使组织领导者的品格、知识和技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的作用将越发显得重要。
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在《成为领导者》一书说:“归根到底,成为领导者和成为你自己是同义词。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困难。”换句话说,成为领导者是成为你自己的副产品。
马奇也说过类似的话,“领导力的基本难题(成为、作为、面对和评价领导者所涉及的种种复杂情形)并非领导力所独有。它们是在更普遍的意义上,人生的重要难题的回响。”
领导力的修炼,从人生的修炼(即“认识你自己”)开始。这是21世纪每个追求卓越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