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下洗衣房,同宿舍的室友认识了一个中国妹妹,她来自中国某地,在UBC学计算机四年,毕业之后工作了两年,现在又回UBC读其他专业,并且是本科大已,她计划第二本科专业后,回中国上海工作。
室友很热情,邀请中国妹妹周末来我们宿舍吃火锅,中国妹妹欣然同意了。
到了周末,我们几个室友早早的做了准备,约定时间到了后,中国妹妹如约到场。人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很有礼貌,说话比较温柔,不紧不慢,但是气息比较低。
吃饭期间,我们兴致勃勃的问了她很多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她的描述,我偷偷的算下来,她读书这么多年,现在重新读新专业的大一,现在年龄应该26岁,再读四年书,年龄应该有30了。我们问她,她是怎么想继续读大一的呢?她说,也没有什么想法,就是想回来读书了。我们问,每年学费多少呢?她说,每年都是妈妈给她打学费,她也没问。
期间,室友们给提了一些学业和事业规划的建议,看的出来,女孩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
很快,丰富的火锅聚餐结束了,我们送给了女孩一袋“饭巢”的清油火锅底料,女孩说,她就住在我们楼下,过几天,她就回国过暑假了,洗衣液可以送给我们用。
我对她本人大一所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等比较感兴趣,就通过室友加了女孩的微信,留言能否咨询一下以上信息。过了很久,收到女孩淡淡的信息,说她刚上这个专业,所以对以上内容不熟悉,也帮不了什么忙。
我收到了拒绝的信息。就没有打算交流的下文了。
我以前在美国也学习过一段时间,总是能遇到一些国人,不知他们是被伤害过,还是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感觉散发出对同胞的一丝丝的抗拒,见怪不怪了。
我们室友一起讨论这种现象,一些年轻的孩子,在价值观还没有成熟的时候,离开中国,在欧美独自生活,慢慢的习惯了这边的生活方式,表面上有些欧美化,但是内心依然是中国风,成了典型的“香蕉人”,既实际上融入不了外族文化,内心也慢慢远离了中国的怀抱,成了既不是你,也不是我的边缘人。
这种状态是非常容易让这些孩子感到孤独的,因为你谁也不属于,欧美白人有自以为是的“白人至上”的感觉,所以不时散发出来的种族歧视还是会时时提醒你,你并不属于他们,但是中国也成了某些留学生回不到的过去,因为尚年少,所以很容易拿国外的优点与母国的缺点对比,所以对母国也不能认同,所以,最后他们谁也不是,活得很别扭。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人有几级需求,是逐层实现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的需要,自我尊重需要以及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的的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觉得没有归属感,就是漂泊无依,那种孤独会不断的蔓延开来,不时将在异国他乡的自己淹没,而不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是难以成功度过这段岁月的。
也许人就是在不断追寻自我的过程,就如同这位重新读大一的妹妹一样,她可能在追寻自己的内心,其实,生活允许她自在的活自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相信,她终有一天,会有答案,希望这种答案是扎实的,让她内心丰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