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即一些人能够非常理智地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运用于生活,在顺从自我意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包容和尊重他人。后来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发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更加清醒的人,他们遵从“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原则,淡定、自足、大智慧。
传统中式家庭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一直是社会焦点,热议点有三:一是子女习惯了父母的庇护,长期“啃老“对父母造成的恶劣影响;二是父母强加愿望于子女身上,子女的精神压力巨大;三是父母与子女相处中,父母追求的绝对权威与子女追求的绝对平等之间激烈的矛盾。其实仔细想来,太多热议点来自于以桀骜为独立于世界的青春期少年或人生失意后挫败感强烈的中年父母,带了情绪的观点,不值得思考与讨论,但那日我与父母谈及我青春期的叛逆时,在母亲意味深长的目光里想起我在我晚到的青春叛逆期,为了挑战父母的权威,顺从自己的意志,发脾气失手砸了家里的玻璃餐桌的错误,愧疚难安,再想起高中文理分科,也是不听父母好言相劝执意选择理科而错过了很多自己喜爱的东西,遗憾不已。我曾经与一个弟弟聊天,虚长他几岁,坦诚地跟他说了句话:“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在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我的父母从不干涉我的选择,只给我一些建议,年少时看不到自己的渺小,所以付出了很多随错误的抉择而来的代价,然而人生的绮丽之处也在于正确是错误的累积,成功是失败的叠加,成长是艰辛的聚集。也见过听过许多替孩子做决定的父母,不否定他们对孩子的保护欲与爱,只是很多次也非常想要友善提醒:“一个人的完整独立人格的形成取自他在人生中的抉择、承担、拒绝、弥补和完善,能清晰辨别自己的‘想与不想’、‘做与不做’、‘爱与不爱’的人,就是一个完整的成年人。”为人父母,实属不易,如何在教育或引导孩子时,冷静地将自己从主宰孩子人生的想法中剥离出来,明白“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道理,真是个艰难的课题。
再谈伴侣之间的相处,我常常思考我曾经对伴侣之间相处模式产生的错误想法,即“”作为我爱人的那个人必须要和我有一样的兴趣爱好,必须和我一样待人处事,关注点和我相同,审美观与我一致······”写到这里时略微嘲笑了一下自己,幼稚而多情,肤浅又理想。我在后来阅读一些书和与一些人相处时才渐渐明白,俗世的爱情通常会有一些些遗憾与浅薄的,比如你在阅读一篇心旷神怡的散文过后,带着你湿漉漉的目光望向与你共处一室的那个背影时,你看见他通红的有些透明的耳廓与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游戏里的人物正在激烈地厮杀,可是,我行笔至此处,亲爱的读者,你是否也于我描述的这不和谐的情境中感受到了一些微小而又确定的幸福呢?“君子和而不同”适用于各类人际关系,一段开放、健康、美好的伴侣关系,应当是彼此对不同的兴趣爱好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在偶尔展开的讨论与观点碰撞中升温感情,始终用“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为度,始于相互吸引,终于相互尊重。
作为一个青海的孩子,我并不爱吃土豆,而这个行为,常常让我陷入难堪境地,如:在饭桌上大声谈论我不爱吃土豆这件事的人们会时不时附上“天呐”之类的带有夸张色彩的感叹词,常常让我产生不爱吃土豆是一种错误行为的错觉。很多次我也想要辩白一番,但是毕竟这是小事,可行笔至此,以这件小事为缘由,思考很多人其实是跳不出一些定式思维的,“青海人就应该喜欢吃土豆”就是一种定式思维,说得再严重一些,“己所欲,施于人”就是定式思维,而世界上的大多“甜蜜的负担”大概也产生于这样的定势思维中。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做人最大的修养,就是能够体会别人的不容易。”中学时常常写关于“换位思考”的议论文,高谈阔论的少年时代怎么也不能预料到,“换位思考”竟是做人做事最大的仁慈,摒弃对另一个人主观上的所有期待,平和宽容与之相处,最大程度接受他人的不完美甚至阴暗面,成全自我与他人独立的人格,才是我口口声声说的“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木心先生有句名言:“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人的个性在群体生活中常常不得不受到修葺,确实时时刻刻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但有时想来也可简单解决困惑,若有心修身养性,时刻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提醒自己,人生线条将粗狂、明朗、有趣、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