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日子偏爱睡懒觉,小丫头也配合,我们直到八点才起床。奶奶刚好兴致勃勃 赶集回来了,她头一天就在准备。一回来高兴地说到买了两只鱼,一只鸡,不停称赞新鲜便宜,虽然楼下有的卖,总归是没那么称心如意。
奶奶正在清理鸡肉的时候,八卦的叮当使劲扶着栏杆,站起来偷看。一会儿不小心晃倒了就猛哭,跟她笑笑,就笑得嘿嘿声。抱起来哄下,立刻要求滚回地上去。一会儿又溜出去站立,无奈穿上小蜜蜂(防摔倒)。小小的人儿,背着个小玩偶,模样憨态可掬,动静皆宜。
忽而想起老家门口的集市,虽然不是极大的县城,偏偏聚集在大大的竹亭子,是个相当可观的空旷场地。大家统称为竹亭下,每逢两三天就会有一个圩日。也叫集市贸易日,一到赶集的日子,宽敞的水泥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人来人往。
那一天就是大家出门大采购的日子,乡下人家会带着大批量的树苗,菜秧苗,生猛有力的鸡鸭鹅。石街,瓦房,店铺,与叫卖食物的小摊,肩挑的负贩,还有一群群的小学生,像个大杂烩。什么人都有,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南腔北调,说什么话的都有,小贩们大声吆喝,凑热闹的小孩身手灵活地串来串去,摩肩接踵,叽叽喳喳地寻找乐子。讨价还价的、争吵谈笑的、招揽生意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广播叫卖此起彼伏,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我尤其喜欢竹筐里的大白兔,吃着菜叶的模样津津有味。摸起来毛茸茸的,温顺可爱。还有那个专逗小孩的老人家,一元一只鸡喽,快来带回家啊,小朋友……挪不开眼的小孩吵着闹着要大人快买一只。赶集的人们从容不迫,碰上合适的才买,有的时候还会空手回去。清晨五点就已满是喧闹,直到十点多,人群才逐渐散去。老街附近是河堤,有着一大片的旧房子,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上长有少许青苔,逛累的我们常常凑在一起走街串巷,一切都是那么的欢快、自然!
家长里短,吃穿用度全在这人间烟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