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每一天]第361天 2017.11.10
碎片化学习,蛮好的
“碎片化”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已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不同领域中。
产生原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碎片化现象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现象,也引发着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
碎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是传播者从事传播活动的主要依据。
碎片化学习的争议:
随着知识付费平台的出现,加强了碎片化学习。
樊登与得到是知识付费平台的姣姣者。随着它们的影响力加强,逐步出现了反对的声音,曾有一篇文章举个例子:说有个小伙,天天听书,订了很多专栏阅读。但一年下来,什么进步也没有…。然后得出结论,碎片化学习没有什么用处。警惕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的知识不是系统知识,要学习还是得坐下来寒窗苦读。
碎片化学习之我的体验:
首先,我是得到会员,也是樊登会员。
首先我是读书学习之人吗?
应该算是吧,出来社会之后,每一年还是看十几本书的,我一开始养成阅读是从“小人书”开始的,从小人书到,故事会,到山海经,民间故事,再到各类演义。再到武侠小说,再到各类专业书籍…。虽然我没有成为专家学者,但也长期看书学习中建立起独立思维的模式,不会:某某明星,某某领导来到就屁颠屁颠的冲过去围观。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不会盲目崇拜一个人,更知道世界有很多不美好,但依然热爱生活……。对自己人生观的形成,小人书对我来说也是起到了一个启蒙作用。
为某些人诟病原因是樊登与得到通常将一本几百页的书,精简为一个三、四十分钟的演讲内容,相当于二十万字,精简为一万字左右内容。讲书内容是原来内容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于是,就有了碎片化学习,别人用口嚼过的东西。根本就没法领悟到书本精粹。
我认可学习应该深入学习,但是还是非常感谢得到与樊登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有些书,如果是我自己买来看我是不会看的,但听书不妨一听,感觉不对就停了。往往带着尝试的心,结果是喜出望外,原来这本书非常值得读。
第二,得到与樊登,让我们有机会听到知识大咖的观点,那些大咖的知识课程还可以先体验,再订购。这真的非常便利。
第三,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碎片化学习,难道去卡拉ok,或是打麻将是更好的选择。
第四,碎片化学习听书,只是一个抛砖引玉,如果那本书大有碑益,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人也有很多。
第五,正所谓,开卷有益。碎片化学习的人,很多人也在上下班路上的空闭时间听本书,既不影响事情,又可以“开卷”。
第六,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人,如果直接看书,可能还不是樊登大咖讲解。
开卷有益,最紧要行动起来。有些事情无须讨论,你“碎片化”到一定时候,可能你就会深入研究。
深睡眠对人帮助很大,如果没有深睡眠,那么浅睡眠也是好的。看名著巨作对提高学习者修养、认知很有作用,但也不能否认“小人书”曾起到的启蒙的作用。
深入学习是好事,也不要否认碎片化学习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