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到有人说:“你把你的儿子教育的真好。”那么喜欢看书,那么懂事,还爱学习。
每当听到类似赞美的话,我都有些心虚。因为我虽然知道儿子还比较优秀,但是依然觉得他身上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做作业拖拖拉拉,比如喜欢吃不太注重礼节。比如不爱收拾有些不讲卫生……
本来应该是优点至上,我却发现我把他的优点和缺点已经平分秋毫了。或许是我对他的要求比较高吧。总是希望他能够变得更好一些。
今天是六叔的五七坟。我也去参加了。因为来围场的亲属都需要一起吃饭,娘家三嫂自然应该围场做饭。三嫂家的侄子有十虚岁了。印象当中的侄子一向比较老实,可是今天他却一反常态。一直在磨她的妈妈,就是不让他妈妈去帮忙做饭。
开始听三嫂这么说,还觉得没有那么严重。不就是个孩子吗?他还能怎么磨呢?三嫂从我家出来又要去帮忙做饭,结果侄子就在她面前磨来磨去,又推又搡,上蹿下跳,左阻右挡。
那架势是极不情愿,甚至有些胁迫的意思。似乎还有一些想动手的意思。我见他磨个没完,便想说说他。
我问他:“是你老师这样教你磨你妈妈的吗?”
“嗯,是的。”他竟然这样回答。
“那我问问你老师,让你的同学也知道你是怎么磨你妈妈的,”
“问你就问。”
“你不让你妈妈帮忙,那等你娶媳妇的时候你也自己娶回家就可以了,不用别人帮忙是吗?”
他不说话。仍然对三嫂磨个没完。
我第一次见他这么厉害。小小年纪,却有这么大的脾气,让我很诧异。
我忽然在想,如果是我儿子,这样磨我的话。我想一个眼神,一个比较厉害的眼神儿,他就会见好就收了。不可能这样磨来磨去的。
不过后来又想。儿子是有些不怕他爹的。原因在于他爹不懂得怎么样去教育儿子,该教育的时候不教育。不该教育的时候胡乱发脾气。所以就导致了没有规矩感,时常有些乱来的迹象。
说真的,教育孩子,真的要讲求方式方法。温和而坚定,却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当你该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一定不能心慈手软。你的规矩和原则是不可以去破的。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但是你的态度是可以温和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原则是不可以改变的。
尤其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这恰好就是一个教育的契机,让孩子自己来分析错误,认识错误,然后去改正错误。因势利导,就让孩子自己内心深处,认识到错误所在,并且乐意去改。这样,你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假如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以为他还小,不予指正,任其自由发展,久而久之,孩子的规矩感就没有原则性了。小时候惯下的毛病。以后可能会更难管教,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对待孩子不可以仅仅温柔,该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立。
等你给孩子有一定的规矩感的时候。那么很多事情可能是对他也会更有好处,所谓的懂事,也就是因此而来吧。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只有父母自身提高自己,给孩子做榜样。孩子才可能变得更加优秀。
驭夫之术,那更应该是一门学问哈。其实只有夫妻恩爱,才能让老公更愿意爱自己的妻子,爱是相互的。
想想自己也没有什么驭夫之术。只是觉得夫妻双方应该相敬相爱,爱的坦诚,爱的深沉,对方一定会感知到爱的。
为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