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一下,水彩笔被撒一地,妹妹马上从垫子上下来,一根根把笔捡起来。妹妹刚把几支笔捡回垫子上,正回头去捡剩下的,哥哥又扬手一撒!哗~~又是一地。
我在沙发上看完了事情全程:
妹妹午睡醒来,想画画,就坐在垫子上自己画,(垫子是中午收拾出来准备扔的了,爷爷奶奶就让他们先坐着玩,没想到,他们喜欢上了。可以坐在那边玩很久。)玩了一会儿就叫爷爷就过去陪着,教她画蜗牛画鱼画花……没多久哥哥也醒来了,出来看见爷爷在跟妹妹画画,又赞妹妹画得好,哥哥走过去,呆了一会儿,就开始行动起来。刚开始一扔,没人注意,没人理会,我偷偷地观察,他瞄我一下,我装着没看到。爷爷刚好走开了,没一会,他拿着笔,过来要画我的书,(我正看着书)我说,这本书是妈妈的,妈妈在看书,哥哥可以画自己的书喔。妈妈做作业,哥哥也做作业吧。顺手递给他一张印了有图文故事介绍的纸。他拿着回去写了。又过了一会,爷爷回来了。继续欣赏他们的作品。哥哥又行动了,就是上面一开始说的“小熊撒笔”了。妹妹一边捡,一边摆手对哥哥说,“妹妹执,哥哥无掉(哥哥不要扔了)”
爷爷奶奶刚想开口教育,我小声说,爷爷,你先不赞妹妹的。哥哥想我们关注他而已。爷爷奶奶马上领会,爷爷:咦,哥哥刚刚画了什么来吖?好漂亮喔,爷爷都不会呢,过来教爷爷画好不好?
哥哥正想再行动,听到爷爷求助,马上回头,屁颠屁颠走到爷爷身边,开始认真画画了。撒笔行动,在没有指责,哭闹下静静结束了。
不禁想起《妈妈是什么之高背椅子》里面有段话“小孩子也是,他们的淘气,深具意义。1、设想和行动力的结合。2、从短视的行动、复杂繁冗的工序,到理想化的行动方案。步骤少、效率高不是被教出来的,都是干出来的。”
孩子们的行为背后,有他们的想法,需求,妈妈是水,要保持清明,懂孩子们的生长规律,懂普遍性,更要尊重其独特性。用最大的善意揣测孩子。
小熊哥哥,刚刚要的不过是我们的关注而已呢。谢谢爷爷奶奶,没有评判,责备,用心陪伴,配合。笔芯( ̄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