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ight is long that never finds the day.”
“黑夜无论多么悠长,白昼终将来临。” ——莎士比亚
接着上一篇的内容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它的来临时间和形态会产生变化,从文明与文明之间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再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哪怕你的身体内部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大小战争)。所以也别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太过冲动以至于恨得牙痒痒、不理性的言语攻击、没有经过细致思考的“抵制”或“支持”行为。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咱们祖先的伟大智慧,道家学派里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万事万物的平衡,并且这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平衡,而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之中,你把太极图案慢慢转动起来,就能发现这其中的奥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二元对立,有的只是不断转化的过程。与我们普罗大众都期望安稳、稳定、确定性不同,拥有大智慧的老祖先明白稳定只是一种假象,放在物理学里说那叫相对静止,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静止。所以费心费力去妄图扭转、改变、拒绝接受,并不会改变事物发展的规律,而相反会浪费你的有限资源,促进变化的速率,让改变更快到来,而所有更快、更强、更大的事物,都会以同样的强度、速度、广度消亡,再次老祖先把宇宙的终极规律研究的如此透彻!
理论说完了,结合一下实际例子吧,秦始皇用风卷残云的速度迅速统一六国,创建了中央集权的王朝,然后迅速失去它,一代人都没传完;蒙古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陆,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壮举,然后迅速分崩离析,百年时间就走到历史的边缘;法兰西帝国在拿破仑皇帝的带领下所向披靡,没过多久就在威灵顿公爵领导的联军面前失败被流放。历史上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你说有没有不遵循这个规律一直强大的?好像也有,就拿美利坚合众国分析一下吧。
好像从建国以来,美国的运气就好的不行,不断的侵略(或其他方式)获得土地、资源等等,偶尔遭受点小挫折也都是顺利解决,还顺带升级一下自己的政治体制,然后不断挑衅、破坏规则、推动变化,看到这里,有没有感觉有点眼熟?变化这个词代表着规律,只有不断的寻求变化,不遵循常规、传统,并且在变化中抓住每一个机遇,才是更好的适应规律的办法,试想如果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总统不求变化,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继续推行奴隶政策,会是什么结果?二战期间,如果罗斯福总统为求自保,继续执行不参战政策,胜利的天平会倾向哪边?冷战期间,如果肯尼迪总统不大力推进航天科技发展,力求在科技领域赶超苏联,现在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等又是否会出现?现如今,如果特朗普总统不像疯子一样疯狂群嘲、退群、挑起事端,世界上各个国家哪会跟火烧屁股一样奋力奔跑,追求自强而非自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历史重演了多少回?哪次不是因为外患消失而产生内耗,最后走向灭亡;又有哪次不是外力极其强大,迫使内生出巨大的抗压能力,最终取得平衡?
“A wise king never seeks out war, but he must always be ready for it.一个明智的国王从不挑起战争,但他应随时为战争做好准备。”奥丁这句话让人感慨良多。生于这个时代,我们便有我们的使命,与其愤青一般在网络上谩骂、把铁锅拿去熔炼提升国家炼钢产量、质量一般的呼吁抵制他国产品、道德绑架购买国产,不如老老实实沉下心来抓技术、服务,去官僚化,勇敢挑战未知、不确定性,“革命”俩字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而是拿自己最舒适、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尝试去改变,寻求突破,哪怕在这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无妨,只要突破舒适区,打破稳定安逸的伪现状,消除富丽堂皇的表面幻象,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规律,度过黑夜,迎接黎明。
战争与和平(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尽管Python不是程序言语仅有的挑选,但却是一种不错的挑选。为何运用Python作为编程言语?这首先取决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