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很荣幸连线杰妈的视频号,分享亲子阅读。
首先我想感谢我的孩子,给了我再学习的机会。
因为初为人母,每天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和成长,作为父母就有动力去学习,然后花更多精力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得先喜欢甚至比孩子喜欢得还要疯狂,然后再引导带动孩子学习。
接下来我梳理了一下近4年的亲子阅读历程。
一、先分享一下进入读书会之前的状态,因为焦虑所以各种报班,导致课外学习多,每天在奔波。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奔波各种培训机构,三岁前报学而思,线下报不了,线上报过名、斑马Ai课、叽里呱啦学英语、线下有早教、平衡车、轮滑、舞蹈、语言、画画、围棋、科学小实验、机器人……乱七八糟的,其目的主要是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一点总比没学强,以及上小学之后能无缝衔接。其实任何一种学习,回家都是要坚持练习才有效果,孩子精力有限,报班太多作用不大。
二、亲子阅读分三个阶段:启蒙——推动——发展成坚定不移的给孩子读绘本阶段。
被蜗牛公馆幼儿园的戏剧语言老师启蒙,听她讲绘本故事先吸引了我自己,然后再去买绘本——讲绘本——提前预习画思维导图——演绘本角色——做手工的过程。被杰妈第一次见面指引了方向。更加坚定的阶段是未来教育读书会一起共读《朗读手册》。
启蒙阶段:与其说读绘本是给孩子启蒙,不如说是给我自己启蒙。孩子快两岁时,蜗牛公馆幼儿园开业了,开始引进很多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和课程,包括外教课、陶泥课、舞蹈课、画画课等等一应俱全,老师也又年轻又专业,印象最深的是川戏毕业的学戏剧语言的王宇老师,她是一位很热爱自己工作,也很有爱心的老师,讲绘本、演绎绘本。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参与互动演绎绘本故事,方式也多种多样,经过演绎就更加立体了,里面的情节和人物活灵活现了,大家全情投入去感受故事发展经过和变化,孩子参与度高所以兴致浓,也激发了她之后喜欢演绘本角色。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每次带她去听绘本故事,发现早早的被绘本喂养过的孩子,看过很多书,回答问题积极,互动很好,而自己的孩子没早期阅读绘本,无法互动就有些坐不住,我倒是听起来觉到老师提问有发散性思维,每个孩子回答也很有趣。
我就去和老师沟通,她给了我启发说:“一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买成25块钱,如果只读文字就读出了书的5块钱的价值,如果和孩子互动、延伸故事内容引发孩子思考就不只是读出25块钱的价值,就这样我也买了一些老师推荐的经典绘本来读,之后也在育儿博主杰西卡的推荐下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一次性买了几千块钱的绘本,刚好这些绘本填补了三年前的新冠在家蹲的时间。
因为孩子刚好2岁多,刚好也是习惯养成期,从那开始就慢慢形成习惯,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晚上睡觉前不读一本绘本不肯睡觉,之后又出现读一本已经不能满足,篇幅短小的也不行,要读内容更多的绘本,比如《卡梅拉》、生命大爆炸系列绘本,之后也经常带她去公立或者私立图书馆、也去听一下在校老师怎么讲故事或者是绘本沙龙。
推动阶段:在1年前和杰妈第一次见面在长寿古镇,聊天中也惊到自己,杰哥上四-五年级了每天都在跟他读绘本,我说:“他自己可以读了呀”,杰妈说他自己也会读,绘本作为媒介,跟孩子读绘本是跟孩子链接的一种方式,当时体会不到,现在慢慢有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后来知道了杰妈是希望和孩子一直读下去。这一次见面又颠覆了我对绘本的认知。
发展阶段:加入读书会在里面浸泡了一年多,杰妈经常苦口婆心讲给孩子读绘本的重要性,以及读书会和大家共读《朗读手册》更加坚定了亲子阅读必须坚持做下去。
之后报了好奇说绘本之后,有时间的话,我会让她提前选出要讲的绘本,以及讲的先后顺序,时间充裕的话,我提前预习需要提问的问题,画思维导图,她也有样学样跟着画。现在最喜欢的书是《大中华寻宝记》29本已经读完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辽宁、河南、江西、浙江。
三、读绘本是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营养,读绘本中发现孩子变化。
1.观察力不错。有时绘本插画细节,我没注意到,孩子看出来了。
2.说话用书面语。用她婆婆的话说:“幺儿说话文绉绉的,懂得挺多的”。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感觉知识面宽广一些。
3.看图说话不错。幼儿园每周要求看图说话,她在很短的时间要求我给她录,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观点还行。就是有一个缺点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听不进去我对她的纠正。我想本来思路也不一样就随她吧。
4.思维和记忆力还行。有时一本书中人物复杂我自己读得都搅混了,她给我理清楚人物关系。
5.喜欢演绎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可能是受语言戏剧老师影响,都是她来分配角色,编导也是她说如何演绎就听说照做,一切由她计划和安排,有时候也会编撰一些故事。
6.语言表达不错。从小在1岁7-8个月能讲清楚小朋友之间的抓扯的来龙去脉,判断谁对谁错,自己在学校或者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大人会问发生什么情况啦?她不会害怕,能跟大人讲得清楚前因后果和自己的看法,在家也会交流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
7.孩子最近喜欢当小老师。复述能力不错。我觉得也是语言表达和吸收学习内容的一种方式。比如学武术,老师要求严格不太喜欢,他也是因年龄最小,学的也是最差的一个,老师上课没喊小朋友去示范动作,只是要求孩子回家每天坚持练习,但是孩子喜欢当小老师,在家要求我给她录怎么教其他小朋友跟着她学习武术的一些动作,还建议发到朋友圈和抖音让别人跟着学,她边说边示范动作要领和容易犯错的地方,我就发现现在的孩子分分钟可以当主播。
另外一次就是今年放暑假,自己收拾房间的书桌,找我要手机录视频,介绍她自己如何收拾的书桌和房间,不是因为手机内存不够,该吃饭了,喊她停,她还停不下来,自己在那里录了将进半个小时。
四、爸爸的陪伴
我们家爸爸读绘本时间不太多,他忙里忙外比较幸苦就不指望了,但是只要他在家我会交给他讲绘本,孩子和爸爸的链接经常以输出的方式,就是每天晚上和爸爸视频,各描述几个事物或物品进行猜谜语,也是动脑和语言输出一种方式。
五、现在目标清晰,不再焦虑。
以绘本阅读+英语+锻炼身体为主。目前还剩机器人课和武术课。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只喜欢看图片,不爱指读,不爱认字,怕以后读书会添字漏字情况。
暑期亲子分享害怕她分享不出来,让她提前说一下,孩子回答:“我知道怎么分享”不愿提前透露,像开盲盒。
杰妈现场指导:1.要求认字为功利心,多阅读就能达到。2.庆幸孩子不被指导,孩子有,才不需要。3.自己要加强学习,是孩子在带领我们,父母只是远远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