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玩有轨汽车玩累的三岁半的儿子天天不经意间在妈妈打开的包里发现了一包咖啡。曾经尝过咖啡“美味”的他兴奋地说,“妈妈,我去拿碗泡咖啡。”
“宝宝,你这么小,不能喝咖啡喔。”
“妈妈,我只喝一点点。”他一手拿着碗一手用小指比划着说。
“不行,宝宝,一点点也不能喝。咖啡对你不好。而且你看妈妈也不喝咖啡呀!”我用以身作则来坚定立场。
“No,No,No。不可以,妈妈不可以喝,我也不喝了。”天天一边在胸前交叉双手作出拒绝的手势一边抵抗住了咖啡的诱惑。
我一边肯定他的英明决策一边把碗和咖啡收起来。
这样一个速战速决的和平结果让我很兴奋,并因内心感动而认真复盘此次成功的原因。分享给更多的家长朋友,供参考和探讨。
01.平和地坚守底线
听到天天用“只喝一点点”作为妥协条件时,我脑海里冒出两个场景。第一就是答应他的“一点点”,把剩下的倒掉,满足他但是让妈妈感觉挫败。第二就是拒绝他,他再反抗就再蛮横拒绝直到他放弃,不管他服不服,可能他会大哭一场,影响晚上睡眠,妈妈也不会开心。除了这不欢而散,还有没有机会和平解决呢?
犹豫的时候,我再次选择了坚守底线,而且心平气和。结果证明转机就在下一秒。
02.给出一个更有诱惑的正向选择,化被动为主动
开始的谈话,是聚焦在他能不能喝咖啡这件事上。但当我说“你看妈妈也不喝咖啡”时,巧妙地把聚点转移到有自制力的妈妈身上。恰逢他正在学习拒绝的功课,平时经常像个小警察一样双手交叉胸前说NoNoNo。一听到妈妈也不喝咖啡,他立马用行动把妈妈的观点展示出来,并为自己得到一个展示他会拒绝这个能力的机会而高兴。
他心里对妈妈可能反应的设想绝对也是那不欢而散的两种,那样的场景带来的感受自然是不开心的。但是,他被妈妈转移焦点后竟然感到那么高兴,心情一好,就选择主动向妈妈这个榜样学习,“妈妈不喝,我也不喝”。
哇,妈妈大受鼓舞,顺便使出杀手锏——给他一个更有诱惑的正向选择,就是让他成为监督者。
“太棒了,宝宝太有毅力了。以后请宝宝也监督妈妈,如果妈妈想喝咖啡,你就严格地制止好不好?”
“好呀,妈妈。我会监督你的,我是我们家的小管家!”宝宝非常自豪地说!
明显,当家里的小管家的权威性、成就感、荣誉感远远超过了咖啡的吸引力。他就这么欢天喜地地巩固了小管家的地位,抛弃了咖啡的诱惑。妈妈也成功搞定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两个主角都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03.发自内心的及时正强化。
这里的正强化已经脱离了心理学技术的范围,完全是源自内心的爱和感动而自动自发的一种行为。
睡觉前,妈妈特别把宝宝抱到怀里做当天总结。
“宝宝,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宝宝第一次勇敢地抵挡住了咖啡的诱惑,还主动担当我们家‘拒绝咖啡’的小管家。妈妈真的没想到你这么棒!你真的是妈妈的骄傲!妈妈太爱你了!”
“妈妈,我是个勇敢的宝宝。妈妈,我也爱你!你对我这么好!”
第二天,第三天,妈妈继续强化着这个突破性的成果。我想以后的任何时光里,只要心里有感应到,我就会和他一起回忆这个美好的时刻,特别是那浓浓的爱和深深的自律。
总结:如何应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 1.平和地坚守底线; 2.给出一个更有诱惑的正向选择,化被动为主动; 3.发自内心的及时正强化。
爱是一切的解答。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