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带兵三千,身上都穿着两套号衣:外面是曹家的,火烧赤壁收到六十万降兵,有的是号衣;里面是汉兵装束。逶迤来到离城二里外,隐蔽在黑暗中,察看动静。
只见一群吴兵狼狈逃回大寨。等他们走远了,子龙这才命手下把火球点亮,带兵上前,赵云一身雪白,活象曹仁的模样,恰似曹兵突围归来。
到关厢外面,汉兵对城上高声叫道:“呔!关厢上听着,咱们回来了。快开放关厢!”
城墙上的守关兵一听,心想,刚才被我们用箭射退了一批,怎么又来了一批?他们以为就是刚才的吴军呢。
除去挡箭牌,探头对下面一看,火光明亮,号衣整齐,都是一式的曹字制服。隐约见一骑马上坐着一将,白盔白甲,好象是大将军曹仁,这些兵不象刚才吴兵那样鬼头鬼脑,火光暗淡。心想,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到底自己的军队要神气得多。
城上的曹兵还不敢贸然开关,大声问道:“呔!你们怎样到此?”
“咱们中了周郎诈死之汁,被困在吴营之中。咱们跟了曹大将军杀透重围,路上又遇到吴兵吴将,被咱们杀散了,逃得回来。快开关让咱们进城。”
“口令!”
“‘金木水火土’!‘一二三四五’!”
曹兵听得下面一口气把上下半夜的口令都说了出来,这才完全相信。忙禀报太守。
陈矫也已看了多时。心想,刚才确有一批吴兵在此叫关,逃回去时必定遇到曹仁,说明是自己的弟兄了。遂传令开关。
曹兵对下面喊道:“弟兄们稍待,开关来了!”
须臾,城关开放,吊桥铺平,曹兵在关口迎接。
忽见一道黑影蹿入城去,曹兵一时惊慌,不知何物。原是周仓奉军师之命,到衙内去取南郡的印信。
赵云挺枪策马冲上吊桥,对着城关之上大喝一声:“呔!贼兵听了,常山赵云来也!”
曹兵听得血战长坂坡的赵子龙杀到,哪里还来得及关闭城门,个个惊慌失措,站着动都不敢动。赵云一马当先,率军上一拥而上,冲进南郡,忙把城门关闭。子龙下落马背,往关厢上捉拿太守陈矫。
陈矫猛听赵子龙一声大喝,又见汉兵个个精壮,人人奋勇,夺下了城关。情知无救,迅速趋步上前:“赵将军,下官有礼了。”
赵云跃上关厢,厉声道:“降者免死!”
只见曹兵齐齐下跪,口称愿降。陈矫打拱不迭:“下官愿降!”
赵云传令吊桥高扯。换下曹旗,城上遍插刘旗。汉兵脱去外衣,现出“刘”“汉”字样。
却说周仓进了城关,三脚两步来到衙门,四处搜寻,不见印信。这才踅回城厢来见子龙。
其实,只怪周仓粗鲁,印是由掌印官保管的,不先找到掌印官,怎么取得到印信呢?真是心急吃不得热粥,白跑了一趟。
周仓同赵云讲明情由。赵云与周仓押了陈矫往衙门面来,命陈矫交出印信。陈矫不敢违抗,交出大印。周仓摸出军师的书信,每封打了一颗印,便成为两封南郡向各处调集人马的兵符了。
周仓取了一封假兵符,告辞赵云出衙门,泼开两腿往襄阳,送与张飞。
还有一封送荆州,孔明早有吩咐,命一个心腹马军赍着兵符往荆州而去,那里关将军等候着。
赵云布置完毕,紧守城关,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