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家再次温习了经典的《幸福终点站》和《肖申克的救赎》。首次看这两部电影时间隔的时间较长,对两部电影的感觉是独立的。但此次接二连三的观看,既有了对比的想法。
首先进入我脑海的想法是这两部电影太相似了,差不多的模式:营造了一个封闭的环境,将男主的活动范围限定在一定的空间里;男主有盟友,也有敌人;男主把部分的敌人转化为盟友;男主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走出封闭的环境;男主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活得更好一些;男主顺便帮助了盟友······。
而当我在感叹经典电影也是套路时,突然意识到我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太过关注表象了。其实这两部电影是在用旧瓶装新酒。《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希望,男主Andy说“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从不消逝”。而他也正是靠着希望,数十年如一日的为自由做着准备,建图书馆是获得思想上自由,越狱是获得身体上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也帮助Fred获得了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ndy是活在未来的人,因为希望、坚信自己未来的自由,而由始至终为此做着努力,从未放弃。《幸福终点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男主维克多因为国家发生政变,被迫滞留机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去再加上没钱语言不通等先天障碍,举步维艰。但男主就想打怪升级一样,通过将行李车推到目的地等方式解决吃饭问题,买同一本的书英文和母语版本对比阅读搞定了语言问题,然后争取到了很多的盟友,找到了工作,甚至谈了一场恋爱。从我的角度来看,维克多实际上是活在当下的典型代表。在不利的环境中,尽最大努力,但不怨天尤人,比如每天都去签证官小姐那尝试,能否通过,因为只要试了就有50%的机会。在不利环境中,自得其乐,邀请女主共进晚餐那段,真是将封闭空间的各种资源利用到极致。维克多用他的这种态度,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支持。
《何帆大局观》里曾说过人生的幸福、一生的投资,都遵循微笑曲线的规律(微笑曲线最初是指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何帆老师是将微笑曲线原有含义进行了衍生,并指出活在未来和活在当下都很幸福。这与上述两部电影所表现的内容非常契合,所以择一而活就好,无论是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需要指出的是未来是当下的延伸的,选择活在当下不代表当下无所事事,Andy也是经过了数十年当下的努力才换取一个自由的未来;当下的结果一定会体现在未来,选择活在当下不代表被动接受,放弃主观努力,维克多不也自学语言,不也每天尝试50%的机会。